中国日报网讯:据媒体4月23日报道,河北官员数万人或因治理雾霾而下岗,另据其它媒体3月30日消息,去年,中国污染最严重的10座城市中,有7座在环绕北京的河北省境内。为改变这一窘境,河北将面临更严苛的减排措施。然而在这样紧张的防污控排的情况下,澳森钢铁屡次黑名单提名,多次被群众指为拖河北治霾后腿。
Wx-0Ip'9 k
?KJ8 Ti)Me-g 辛集市澳森钢铁有限公司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南智丘镇赵马村,早在2011年就有媒体就该公司环评有猫腻问题进行了报道,时隔三年该公司仍然排污不断,生产环境毫无改善这可害苦了他们的“邻居”——赵马村村民。
*bp09XG {c)\}s(}F )e0k
r46 巨大的轰鸣声传到了我们耳中,澳森钢铁西厂区不时向空中排放黑色、红褐色烟尘。一位村民指着对面林立的生产机械告诉我们: “这里是生产线,附近就是几户农家的田地,环境污染特别严重。每年粮食产量越来越低”顺着他指的方向可以看到,厂区与村子之间除了农田几乎无任何防护,而这一切与村民赖以生存的空气和水土只有一墙之隔。
V $I8iVGL P@UE.0NYX %(
7##f_ 村民们多次向当地环保部门举报,但几年过去了,污染没有根本改观。“环保局过来看一下,工厂歇一段时间,等环保局一走,他们又开工了。”
~ `}),aA 9oc_*V0< <MJU:m$3 污染企业成衣食来源相关部门态度被考量
:u9'ZHkZ vai w*?jV DQ+6VPc^o 据了解,澳森钢铁是辛集市的纳税大户,和吸收大量的劳动力的主要单位,近乎可以称为部分人群的衣食来源。
NL:-3W7
vf \l(J6Tu e4=FO;% 那么当污染企业成为衣食来源,我们该保护环境呢,还是保护污染企业?
8zeeC
eI U xRc+3Z= N >6Uc|D 国务院《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明确规定:“排污费应当全部用于环境污染防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和挪作他用。”
!o`7$`%Wz\ L
,A+" (^iF)z 然而不被人们接受的是,很多地方收取的排污费却变成了环保部门的“人头费”。早有相关业内人士透露:企业交排污费就等于交“保护费”,就可以随意伤害环境;而环保部门由于“吃”着排污费自然不会去严格执法;由于污染企业“贡献”了税收、收费、罚款,地方政府会对企业污染视而不见。我们的环境保护之所以形势严峻,原因之一就在于很多地方的污染企业、环保部门、地方政府之间形成了利益链。
-'qVnu [r"Oi|
8I J(}PvkA 据4月22日·北京青年报报道,在京津冀协同应对大气污染上,河北省今年将减煤1500万吨,压减钢铁产能1500万吨,同时,环首都圈将不再布局新的水泥企业。此外,河北省还将建设灰霾实验室,从技术层面应对大气污染。
3\}u#/Vb \VhG'd3k )lLeL#]FLO 而事实上类似澳森钢铁有限公司的违章企业层出不穷,河北省是否能如期交上满意答卷不禁令人担忧。
|qe;+)0>K [ 此帖被车份子在2014-05-03 19:29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