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RGWC$>?
河北省人民政府令 ,Z{d.[$
W?eu!wL#p
〔2013〕第7号 &g.@u~SI1
U5-@2YcH
C4hx@abA
《河北省供热用热办法》已经2013年8月29日省政府第8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11月1日起施行。 d'/TdVM
={5#fgK>
J|X
6j&-
省长张庆伟 lW(px^&IN
"y_#7K
c>/.
;p
2013年9月6日 )$`
wIp
Pb8^ b
'v\L @"
G7)Fk%>
河北省供热用热办法 7zHh@ B:]
p=C%Hmd5E
jCrpL~tWT
第一章 m;D- u>o
H|ER
总则 Wm);C~Le
srYJp^sC
$KLD2BAL
第一条 es>W$QKlo
8me ]JRw
为加强供热管理,规范供热用热行为,节约能源和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维护供热用热双方合法权益,促进供热事业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yv\#8I:qh
}';D]c
第二条 9*E7}b,
m=:4`_0Q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供热规划、建设、经营、设施保护和用热活动以及相关管理活动的,应当遵守本办法。 txcf=)@>V
Mz1G5xcl
第三条 /}Lt,9
?V}j`r8|\4
供热事业应当遵循统一规划、配套建设、保障安全、节能环保、规范服务的原则。 UK1_
0tp]x
C_4)=#@GU
第四条 .\8X[%K9nc
n+B
Jxu?
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省的供热用热管理工作。 y_HN6
3/b;7\M
设区的市、县(市)人民政府供热主管部门(以下统称供热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供热用热管理工作。 T"&)&"W*U
+,yK;^b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财政、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价格、质量技术监督等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供热用热管理相关工作。 F
L8g5I
zoDH` h_
第五条 ^S)cjH`P
yuDZ~0]R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供热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发展热电联产和大型区域锅炉等集中供热方式,鼓励利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供热事业,推广应用节能、高效、环保、安全的供热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 4<cz--g
?{U
m
\mw(cM#:
设区的市、县(市)人民政府应当依据供热专项规划制定城市供热管网建设计划和老旧供热管网改造计划,并分步实施。 0 H0-U'l
-0_d/'d
第六条 Gg~QAsks
IBQ@{QB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供热应急保障制度,提高供热应急保障能力,应对供热突发事件。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和设区的市、县(市)人民政府分别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的供热应急预案。 >[Ye
j
6
出现供热中断等突发事件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尽快恢复供热,相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 sf]s",t~J
>IX/<
{);M
^{xeij/
第二章 + J{0 E
B 9T!j]'
规划建设 <c%W")0
Rb%%?*|
Kh4$ wwn
第七条 zCOgBT~p
wWSdTLX
供热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本行政区域的供热专项规划,按规定程序批准后实施。 X^\>:<
K{ \;2M
经批准的供热专项规划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报原批准机关批准。 p|Q*5TO
vTaJqEE
第八条 f]G>(V=i
'Fs)Rx}\0
供热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供热专项规划,合理安排热源和管网布局,使其与不断增长的城市居住规模相适应。在集中供热管网覆盖的区域内,不得新建分散燃煤锅炉;集中供热管网覆盖前已建成使用的分散燃煤锅炉,应当拆除,并将供热系统接入集中供热管网。 hFk3[zTy
z81esXl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拆除、迁移、改建、变卖热源设施。确需拆除、迁移、改建、变卖热源设施的,应当提前60日向当地供热主管部门报告,并提供替代热源设施,保障用户的用热权益。 p/2jh&
fx@j?*Qb
第九条 9_QP !,
+8v9flh
新建、改建、扩建供热工程,应当符合供热专项规划,并依法办理工程项目审批手续。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90日内,应当向城建档案管理机构报送建设工程档案。 A8q;
q 2
= <j"M85.
新建、改建、扩建供热工程,其安全和环保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L{(Mj%Z
`u.t[
第十条 Iw<j T|y)
=)E,8L
利用集中供热的建设工程,开发建设单位应当与供热单位签订合同,根据供热专项规划并按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确定的供热方式和技术要求组织实施。 @^;j)%F}
6m VuyI
第十一条 N? 5x9duK
t^[8RhD
城市新区建设和旧区改造,应当按有关规划要求,配套建设供热设施,或者预留供热设施配套建设用地。预留的供热设施配套建设用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未经法定程序调整,不得改变用途。 =7m}yDs6$
v3GwD00
第十二条 Q 2A7mGN
S a4W`
供热工程需要穿越地下、地上空间或者建筑物、构筑物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因穿越施工造成相关建筑或者设施损坏的,建设单位应当及时修复;无法修复的,应当经过评估予以赔偿。 @ JvPx 0
kN%MP6? J
第十三条 u(OW gbA3
&AlJ "N|
开发建设单位应当承担供热系统保修期内的维修、调试等保修责任。供热系统的保修期不得低于2个供热期;保修责任未履行或者拖延履行的,供热系统的保修期不受2个供热期的限制。 eL4NB$Fb
?7M.o
供热系统的保修期,自正式投入运行之日起计算。 "wlt> SU
*loOiM\5a
第十四条 f>s?4
-F=v6N {
利用集中供热的建设工程,开发建设单位应当按有关规定缴纳城市集中供热管网工程建设费,将其纳入开发建设成本,不得向房屋购买者另行收取。城市集中供热管网工程建设费专项用于城市集中供热管网和换热站等供热设施的建设,不得挪作他用。 fZxIY,
城市集中供热管网工程建设费的收取和管理办法由设区的市、县(市)人民政府制定。 }?&k a$rI
n.sbr
Y!WG)u5
第三章 fM #7 y [
,R$u?c0>'&
供热管理 UG'bOF4
<H0R&l\
Wm H~m k"
第十五条 `'\t$nU
F q!fWl
供热应当实行管网、换热站、用户一体化经营管理体制,由供热单位直供到户。尚未实行一体化经营管理体制的,有关设区的市、县(市)人民政府应当按省人民政府的规定,取消由单位或者物业服务企业自行管理换热站的模式。 4;HJ;0-ps
rU;RGz6
}
多热源供热的应当实行联网运行。 dB+N\HB
Y
R(-<BtM!-
第十六条 n!')wIk
}BiiE%a
从事供热经营活动应当取得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核发的供热企业经营许可证,并按供热企业经营许可证规定的范围供热。 Wd0
[%`dq
aA'|Rg,
第十七条 BW"&6t#kA
Qj3a_p$)P
申请供热企业经营许可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N`E-+9L)
{8R"O{
(一)建设项目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及供热专项规划要求,并竣工验收合格; $''9K
McoK@q;
(二)有稳定的热源和政府批准的经营区域; +rIL|c}J
~GuMlV8
(三)有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注册资本和专业技术人员、偿债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YU.*
8)kLV_+%
(四)有完善的经营管理体系和安全管理制度; (ZL sB{r^
5OO'v07b
(五)有经过供热专业培训合格的操作人员; A>[|g`;t
9}c8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