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第112楼长翅膀的鱼于2013-09-21 22:08发表的 :
-(WRhBpw 始终不相信,鲁迅这么有棱有角的人能在大是大非面前犯浑。百度了一下,说鲁迅不抗日真冤死他了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鲁迅就在《文艺新闻》上发表答记者问,谴责日本的侵略。次年的一二·八战事,就发生在鲁迅的身边,一家人突陷火线之中,“血刃塞途,飞丸入室,真有命在旦夕之概。”脱险之后,他即与茅盾、叶圣陶等43人联名发表《上海文化界告世界书》,报上的标题是:“坚决反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反对压迫中国民众,反日反帝。”文中抗议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上海的暴*行,同时也反对中国政府的对日妥协。 九·一八事变因中国军队的不抵抗,而丢失了整个东北,一二·八战事又以中国政府的妥协而告终。但日本军国主义并不因此而止步,接着而来的,是攻占山海关,进军热河,威逼华北。在这种形势下,鲁迅从1932年初开始,就陆续写了许多文章,为爱国的学生辩护,抨击蒋政权的不抵抗主义。
.'H$|"(v 鲁迅抨击蒋政权的不抵抗主义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有名无实”的反驳》中就说得很明白。作者先摘录了《申报》特约通信《战区见闻录》中所记前线一位排长的话,其中说:“不抵抗将军下台,上峰易人,我士兵莫不额手相庆……结果心与愿背。不幸而生为中国人!尤不幸而生为有名无实之抗日军人!”然后加以反驳道:“这排长的天真,正好证明未经‘教训’的愚劣人民,不足与言政治。”“他以为不抵抗将军下台,‘不抵抗’就一定跟着下台了。这是不懂逻辑:将军是一个人,而不抵抗是一种主义,人可以下台,主义却可以仍旧留在台上的。”
wE=I3E % 坚决拥护抗日统一战线。到得30年代中期,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书桌了。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将抗日救亡运动推向一个新的高潮。鲁迅高度赞扬这场学生运动和支持学生爱国行动的百姓,说:“石在,火种是不会绝的。”(《“题未定”草(九)》)这时,左翼文学阵营内部的矛盾表面化了,不久就出现了两个口号之争。两个口号之争不是双方矛盾的起因,而是长期矛盾所导致的爆发点。鲁迅鉴于以往的经验,不愿再参加他们的协会,因而受到攻击,说他“对于现在的基本的政策没有了解之故”。对此,鲁迅非常愤怒,他在《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中作出回应,表明他拥护抗日统一战线的坚定立场,并说:“我无条件地加入这战线,那理由就因为我不但是一个作家,而且是一个中国人。”
T }msF .......
tF-l=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