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4023阅读
  • 3回复

普及知识----<<灰色清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4
俄罗斯的运输公司、航空公司、海关人员互相勾结,钻本国海关立法不完善的空子,在将中俄两国商贩在中国采购的货物运往俄罗斯时,采取“包机包税”或“包车包税”的方式,把货物运抵俄境内指定地点。他们应承代办报关、缴税等一应通关手续,托运货物的中方代理人只需直接向他们支付所有费用即可,省却许多麻烦。
  俄方承办人不按正常程序,而是用私下交易、暗箱操作的方式办理海关手续。这种不很公开,也不很隐蔽的通关方式,叫做“灰色清关”。在利益驱使下,俄罗斯的清关公司应运而生。他们垄断报关,竟然导致中国许多通过正常渠道出口到俄罗斯的货品无法按正常程序报关。
  凡是采用“灰色清关”方式进入俄境的货物,俄方承运人不能向托运人提供合法的报关凭证和缴税单据,因此,当俄税务和海关执法人员上门检查时,货主都无法提供任何凭证,于是货物就成了“走私货”,不是没收,就是查封,而被拉走的货物由俄方廉价拍卖,官员们从中大捞油水。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天与地没完没了的暑和寒 人与人没完没了的爱与恨

没完没了喜怒哀乐 日复一日 春夏秋冬 年复一年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5-10-14
俄罗斯政府非常清楚“灰色清关”的弊病所在,在长达十多年的时间里也采取过措施,但却一直没能取缔灰色清关这种非正规贸易形式。

  其中原因复杂,《中国青年报》驻莫斯科记者王晓玉撰文分析:

  首先,直接或间接参与非正规贸易的俄罗斯人很多,突然关闭这一渠道会导致很多人失业;

  其次,由于通过“灰色清关”途径进口的商品价格相对较低,关闭这一途径的直接结果将导致俄罗斯日常用品价格上涨,由此将直接影响到老百姓的正常生活;

  最后,“灰色清关”、“包机包税”在长期存在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一个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链,这个受益群体在俄罗斯很有势力。若关闭“灰色清关”,等于断了他们的财路,他们会利用手中的一切资源竭力拖延非正规贸易的消亡。

  在目前中俄民间贸易混乱的情况下,专家认为,有效规避是首策。北京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秘书长关贵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国到俄罗斯经商的企业可以尝试有组织的经营方式,就是由当地相关部门出面把大家组织起来共同规避风险。

  此外,还应该贸易和投资并重,注重品牌效益,借鉴日本、韩国经验把企业引入到俄罗斯本土以减少不必要的风险。
天与地没完没了的暑和寒 人与人没完没了的爱与恨

没完没了喜怒哀乐 日复一日 春夏秋冬 年复一年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5-10-14
温州鞋在俄罗斯被查封事件让人们在思考“温州模式”该如何改进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对“灰色清关”这一特殊的贸易模式生发出越来越多的疑问。归纳而言,人们的疑问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问题之一:华商为何苦守这片市场?
  “灰色清关”在中俄贸易往来中存在了十几年,据知情人透露,1998初,莫斯科最大的皮货市场“兵营”和“东扩”被查封,近1亿美元的中国皮货被拉走,从此开了俄税警大规模查抄没收华商货物的先例。

  有媒体报道,在2000年至2001年间,经华商报案的被俄罗斯税警查封拉走货物达上百次,给华商造成的经济损失达近十亿元人民币。每年因被查封货物而破产的华商不计其数。在莫斯科各批发市场做生意的华商,无一幸免地都被查抄罚没过货物。

  莫斯科税警不止一次以“没有正规来源渠道,也没有完税证明为由”查抄中国商品,为什么中国商人还要铤而走险,走“灰色清关”这条路呢?

  笔者采访的一位从事俄罗斯和东欧服装贸易的港商的话很具代表性,“一来十几年辛苦打下的市场不愿轻易放弃,二来风险越大的地方利润也就越丰厚。”

  为了追逐高风险背后的高利润,中国商人前赴后继地涉险中俄贸易间的灰色地带,一走就是十多年。这位港商说,在俄罗斯经商的中国人每日里胆战心惊,因为时有货物被查抄的事情发生,有时就是身边的朋友,而且没准下次厄运就会降在自己的头上。

  但是由于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市场上商品极度匮乏,中国商品因其价格低廉大受收入不高的俄消费者的追捧,不少华商也从中大赚了一笔。随着“灰色清关”的弊端渐渐暴露,一些华商在衡量了风险与利润的关系后,放弃了这一市场,但也有不少商人不愿放弃这个用血汗换来的市场,依然留守。

  问题之二:企业为何不走合法的通关途径?

  在“3·12拉鞋事件”爆出之后,不少媒体建议企业“走正当途径,合法通关”,然而华商们面对的现状却是,“不是不想走阳关大道,实际情况却是只有独木小桥可过”。

  莫斯科温州同乡会副会长叶全联告诉媒体,服装和鞋的销售季节性很强,如果通过正常的报关程序,需要半年以上才能过关,而且当地海关还故意刁难中国商品入境,所以大部分中国商品都是通过“灰色清关”入境,也就是私下打通俄罗斯海关官员,让这些商品入境。

  前文提到的那位港商也告诉记者,走“灰色清关”的中国商品从国内出关以前完全是合法的,可是在俄罗斯的报关就只能暗箱操作了,可以说当地的游戏规则完全掌控在黑社会的手里。商人们迫切盼望政府介入,重新制订游戏规则。

  问题之三:中俄民贸何时走出灰色地带?

  去年9月中俄总理第九次定期会晤期间,双方宣布加大中俄规范贸易秩序联合工作组的工作力度,采取共同措施,依照两国现行法律规范贸易秩序,不单方面采取有损对方利益的行动和限制性措施,切实保护对方经商人员在本国的合法权益;去年10月14日,中俄两国在人民大会堂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关于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的市场准入协议》,中国成为最早支持俄罗斯加入WTO的国家之一;中俄双边经贸去年突破200亿美元,两国领导人更是提出在2010年双边贸易额超过600亿美元的目标。一系列事实表明,中俄两国的经贸合作存在重大发展机遇,也正是在这一祥和的大环境下,“灰色清关”的不谐之音显得格外刺耳。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李钢告诉笔者,中国政府一直在为解决“灰色清关”问题做着不懈的努力,也提出了不少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中国方面曾提出建立中国自己的报关公司,处理中国商品在俄的清关问题,但这一建议并未得到俄方的回应。此外,去年在俄罗斯颁布了新的税法之后,中国政府曾邀请俄海关官员来京为企业讲解新法典,帮助企业了解俄市场风险。此次温州鞋被查抄事件发生之后,政府协会各相关部门在第一时间做出了反映,保护我海外公民的人身安全,并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但是李钢同时指出,“灰色清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仅靠政府作为是不够的,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必须切实行动起来,“从现在起开始寻找符合国际惯例的贸易方式”。

  李钢说,从贸易环节的角度来看,进行中俄民贸的中国商人目前往往具有多重身份,他们在国内既是生产商又是出口商,到了俄罗斯又摇身成了进口商和批发、零售商,这种掌控多个贸易环节的做法在国际贸易中是极其不正规的,它打破了社会化分工体系的内在规则。他认为,中国企业必须“回归理性的贸易方式”,例如在俄罗斯当地寻找进口代理商,这样做可能会摊薄企业利润,但是从长远发展而言,这是企业规范经营的必由之路。

  在俄罗斯加入WTO之后,其贸易环境必将得到进一步规范,“灰色清关”这一民贸方式也将渐渐走到尽头。业内专家指出,俄罗斯的海关、工商、税收等政府部门应为华商提供良好的经商环境,而我方采取的渐进式解决方法也可做出调整。在整顿“灰色清关”的过程中,某些类别商品的对俄出口势必受到影响,但是如不经历这一短痛,中俄经贸的长远发展定会受到制约。
天与地没完没了的暑和寒 人与人没完没了的爱与恨

没完没了喜怒哀乐 日复一日 春夏秋冬 年复一年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5-10-14
“灰色清关”指俄罗斯一些官商勾结的“清关公司”,帮助进口商品以低于法定水平的税率进入俄市场。据悉,这种贸易方式是俄罗斯特有的。

  上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各地市场商品供应极为紧张,为此,俄政府不得不大量从国外进口商品,于是,大批中国货物涌入俄罗斯市场。为鼓励进口、简化海关手续,俄罗斯海关委员会允许所谓的“清关”公司为货主代办进口业务,提供运输和清关捆绑在一起的“一站式”服务。由于俄清关公司大都同俄罗斯海关联系密切,而且大都有实权人物做后台,能从俄罗斯海关那里得到不少优惠政策。

  举例来说,如果有一批货物要出口到俄罗斯,货主首先要跟清关公司联系。货主跟清关公司签一份运输协议,由清关公司负责把货物运到货主在俄罗斯的仓库,货主的报关费已经包含在所付的租借费中,清关公司跟俄罗斯海关方面办理手续。通常情况下清关公司通过飞机或卡车运货,这也就是俗称的“包机包税”、“包车包税”,而这些方式是拿不到俄方的报关单的,即没有相关的凭证。因此,一旦俄权威部门前来检查,就可能因无法提供海关有效文件而导致货物被查抄。有的商人称,“灰色清关”差不多成为俄罗斯进口的惟一路径
天与地没完没了的暑和寒 人与人没完没了的爱与恨

没完没了喜怒哀乐 日复一日 春夏秋冬 年复一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您的回复代表了您的形象。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