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42岁的梅莲再度一见钟情时,她在一家咖啡馆享用咖啡。她说:“我觉得有谁在看着我,”“当我抬起头来,看见一个灰色头发的男人,正微笑着望着我。我想,那样一个男人正是我想要的。他看上去很快乐,又有想法。我想我可以和他这样的人度过余生。”
这种感觉是相互的。几分钟后,他走向她开口跟她说话。我这么对自己说:“现在起,我只会说对。”从那以后我对他说的只有:是。
任何有过这种电光火石般的互相吸引都会把这种经历描述为:戏剧化的、强烈的、压倒性的。心理学家琳达·布莱尔说:这种感觉能让你觉得难以置信的生动。毫无疑问,任何时候想起来都会有种内心的悸动。
这种强烈的身体、情感的吸引,你的心怦怦直跳,你的眼睛也亮了起来。
一见钟情到底是种随机的现象还是我们制造了的感觉呢?
是的,我们确实可以制造这种感觉。心理分析学家罗兰·格里认为:我们可以制造一种心境,在这种状态下,我们更容易突然坠入爱河。某种程度上,我们感到生命是有缺失的。当我们感觉完整的时候,我们已经找到了我们想要的一切。也就不太可能会有这种机会发现有这么一个人能够治愈我们的伤痛。
当我们隐隐的觉得不满足的时候,这样的人会在我们需要他们的时候出现。当我们觉得失落的时候,我们更会产生浪漫的幻想:有这么一个人会过来拯救我们。因此一见钟情才如此让人渴望。尤其当我们经历过一段时间的挣扎、痛苦、失落、伤悲之后。你在这个人身上找到热情,你们抓住了彼此的视线,失去了理智。那些很容易被眼神交流感染的人尤其会这样。彼此凝视对方时,好比一种强烈而又亲密的连结。
对于那些情感上更外放的人,尤其如此。如果我们下意识的去寻找爱情,我们很难找到它。相反的,如果我们带着一种真挚的期盼,而不是刻意的去等什么事情发生,爱情会更容易来到。“每个人都有可能感到突然坠入爱河,即使那些并不渴望如此的人们也是。”心理分析师迪迪尔·劳鲁说。“需要的只是合适的时机,而非那种对一见钟情的热切渴望。
当37岁的露易丝在香港遇见帕特里克之前,她对陷入爱河毫无期待。“我刚好和一个朋友开始环游地球之旅。我可不打算找一份感情寄托。我只想好好玩一下,发现一些新大陆。我就想来一次旅行。自己觉得很自由很舒服。我和我的朋友去了酒吧,这时候,帕特里克走进来了。”
从我见到他的那一刻开始,我脑海里有个小声音开始说话了:“我渴望他。”而这些话在过去人们提到的时候我只觉得特别的荒唐。他看上去那么熟悉,他坐在我身旁,点了两杯啤酒,好像想让自己醉倒一样。我们喝酒、聊天,我们也亲吻了。回酒店路上,他拍了拍我的腿,笑着说:“我得和你这样的人结婚!”第二天,露易丝就告诉自己:“一切都要发生了,我知道”
2个月后,当她回到伦敦工作时,她接到了帕特里克的电话。“10年了,我们还在一起生活,而且我们有2个孩子。”
看到这样浪漫的场景,我们难道不想也一见钟情一把?但是,这种短暂的强烈吸引不一定真的能保证一段持久、快乐的关系。心理学家警告我们:“起初一见钟情往往是种外表上的吸引,来自于你的欲望,而真爱需要很长时间去培养。”
当我们一见钟情时,我们以为遇到了一个真正懂得我们的人。就好像你感到曾经是那么迷失,但突然有人跑来告诉你你身在何方。当我们一见钟情时,我们很容易将对方理想化。我们确信这个人会使我们的人生更完整。
同时,我们也被带回了最早的记忆里。那种我们与母亲第一次对视时的感觉。而这种一见钟情的感觉是如此稀少,以至于我们那么渴望它的出现。哪怕一生只经历了一次,我们都是很幸运的。劳鲁说。如果这样的相遇最后带来了一场持续安稳的关系,那是幸中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