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5110阅读
  • 26回复

鹤鸣九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8-02-17
— 本帖被 垂阳紫陌1314 执行加亮操作(2008-02-19) —
鹤鸣九皋(本文曾发表于美国《美洲时报》06,3,3)
            (古文小小说)[color=#FF0000]

    唐,薛稷,出身显贵,外祖魏征家所藏书画甚多,稷锐意临摹创新,善画花鸟,尤长于鹤。
    当其时也,养鹤者甚多,其飞鸣饮啄之态,顶之深浅,氅之黪淡,喙之长短,胫之细大,膝之高下,未尝有一能写生者。至于分其雄雌,辨其朝向,尤为所难,虽名手号为善画,而所画之鹤托爪俯地,常失其态,而稷独得其妙,其所画仙鹤,或凌空飘摇奋双翅,或仰霄孤唳遏青云,或交颈冷卧瑶池畔,或昂藏高视傲从禽。各种姿态,俊雅有神,为当代一绝,以致权贵竞相延请,以得其珍品为荣。
    太平公主劝武后召稷入宫画鹤。时稷年仅及冠,丰姿秀美,眉目清扬,身材颀伟且温文儒雅。昌宗、易之二竖子,相形见绌,更显猥琐。武后一见倾心,特封为控鹤监内供奉,留待宫帏画鹤。
    武后视朝听政外,日夕与昌宗、易之、太平公主、驸马攸暨等饮博为乐。二张恃宠,谑浪笑傲,混情嬉戏,无所不至,稷却谨言慎行,不苟言笑,俨然大家风范,甚得太平敬重。
    一日,稷正伏案构图,一中年才俊,紫袍玉带,首戴巾帻,昂然而入。稷熟视良久,见其龙瞳凤颈,风流倜傥,似曾相识;那人嫣然一笑,长嘘漫吟:“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稷恍然大悟,忙施礼致歉,原来是公主大驾光临。公主抚其肩:“既为尔汝,不必拘礼,吾来与卿切磋画艺。”于是二人展绢挥毫,同画一幅《仙鹤双飞图》。公主虽为嫠妇再醮,仍美艳绝伦,二人耳鬓厮磨,喁喁细语,眉目传情,却无亵狎之举。稷益庄重,视公主为粉红知己。
    二人论及武后之劝农桑、薄赋徭、息兵、禁浮巧、省力役、广言路、杜谗言、增禀饩、百官久任量才进阶,疏通迟滞等熙朝政典,堪比贞观之治。稷赞武后为巾帼夺须眉,钗环变弁冕,乃当代女宗。并讽喻公主曰:“何不继阿母之志,做第二代女皇?”太平正色敛衽,行大礼,拜求稷之襄赞,助其践阼。自此二人私订盟约,誓不相负。
    不久,稷擢进士第,累迁礼部侍郎,中书舍人。睿宗临朝迁太常少卿,封晋国公,旋廷稷黄门侍郎,参知机务,历太子少保,礼部尚书等职,宠异无比,稷蓄势待发,协助太平。
    开元元年,太平公主与李隆基暗争帝位,双方各结死党,剑拔弩张。公主密令常将军元楷,李将军慈,统领羽林军,且按兵不动,看暗号举事,麾众直入武德殿,迫上退位。
    时公主与稷各于金仙、玉真二观影壁之上画鹤,二观高入云霄,影壁皆高百丈,所画之鹤腾云驾雾,俯瞰长安全境,巍巍壮观。公主与稷等密议,雄鹤下题“鹤鸣九皋”四字,雌鹤下题“声闻于天”四字,暗嘱常、李二将军遥看“皋”“天”二字写毕即动刀兵。不料机密外泄,“鹤”“声”二字未动,李隆基已率三万亲兵将二观团团围住。万簇火箭齐发,射向双鹤,一时火光冲天,人皆以为公主与稷必罹火海,岂料于烟尘滚滚之中,见二鹤翱翔飞鸣,背负公主与稷倏然远去。
[ 此贴被我的文集在2008-02-17 11:15重新编辑 ]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只看该作者 26楼 发表于: 2008-03-22
听说现在有人提出汉语简体字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应该恢复使用繁体字了;古文虽然古奥,但是汉语基础,青少年应该学一点才好吧。
只看该作者 25楼 发表于: 2008-03-21
123先生似曾相识!
也是一位高人!

只看该作者 24楼 发表于: 2008-03-01
我觉的。都是不错的。各具特色


只是21楼的苍先生所传图片。我感觉应为范宽所做。《溪山行旅图》
  海纳万川有容乃大.树长百尺无岔则高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08-03-01
呵呵,大家对文学问题的看法到都是很认真的,我对古文还是比较喜欢的,有时感觉它的含蓄和简节是现代白话文所不敌的。不过看古文得用心去看,心情浮躁的时候是看不进去的。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08-02-29
独树一帜
传承了古典文化,开辟写作新领域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08-02-24
[font=楷体_GB23[size=4]12]薛稷画
薛稷,生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卒于唐玄宗开元元年(713年),字嗣通,蒲州汾阴(治今山西万荣)人。唐代著名画家。

薛稷曾祖即隋代著名文学家薛道衡,官至内史侍郎。祖父薛收,仕唐为记室参军,封汾阴县男。从父薛元超,唐中书令兼左庶子,加金紫光禄大夫。薛稷出身官宦世家,本人亦仕途显达,武则天朝举进士,累迁札部郎中、中书舍人。唐中宗景龙末年(709年),任谏义大夫、昭文馆学士。其时唐睿宗李旦尚未登基,与薛稷关系很好,将女儿仙源公主嫁给了薛稷之子薛伯阳,二人结成儿女亲家,过从甚密。景云元年(710年),李旦甫登帝位,即刻升迁薛稷为太常少卿,以后累迁中书侍郎,转工部、礼部尚书,复以翊赞之功,封晋国公,赐实封三百户,加赠太子少保。唐睿宗还经常召薛稷入宫参赞政事,一时恩遇,群臣莫与为比。可惜好景不长,唐玄宗即位后,因太平公主与窦怀贞等人密谋政变,事泄被杀。薛稷以知情不报,亦被赐死,卒年65岁。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08-02-24
给7楼朋友的纠正:

李世民一家祖籍应在今河北赵县,而李渊生于关陇,自称祖居关陇,是西凉王李皓的后代,借以提高自己的身份地位。

原山东太行山地区有五大望族姓氏--王、卢、崔、李、郑,其中李姓又是鲜卑族中的一大姓氏。有人推测说李氏一门是破落贵族,也有人说李氏是鲜卑族大野部的姓氏......

但这仍存在疑点,其一便是李渊一门在此之前到底如何,无法从历史上考究得知;二是李渊自称为西凉王李皓后代,到底是事实如此还是自抬身价?这其中没有足够的史料作为证明。

据可考证的历史资料证明,唐太宗李世民的祖母、即唐高宗李渊的母亲,独孤氏,是隋文帝皇后的姐妹,属于非汉族,所以李世民和隋炀帝之间还有着姨表关系。唐太宗李世民的母亲窦氏也是鲜卑族人。而李渊一方的血统还没有足够的历史证据进行论证。历史上有以下几种说法,赐姓大野部,河南破落李姓,老子李耳的后代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您的回复代表了您的形象。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