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儿子在故事里做些数学题,只是我们教他数学的一种手段。我们更多的精力,是花在培养儿子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上,大千世界错综复杂,现代社会色彩斑斓,21世纪的主人,应该是知识渊博、思维敏捷、能说会道的外向型人才。因而从小锻炼他适应社会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儿子5岁以后,我们在给他讲故事时,又增加了他“听”的难度。
先是将一个精彩的故事讲掉一大半,剩下结尾部分不讲,让他自己去想象出故事的结局,我们叫这为“找尾巴”。起初,儿子听惯了现成的,就找不到,通过我们启发,他渐渐能找到一些了;后来几经锻炼,他不但能找出一条较好的“尾巴”,有时还能找出两条或多条。有时找出了“瘾”,在我们的故事刚刚讲到高潮时,他就要求暂停,找好几条“尾巴”,问我们哪条最好?很多时候的故事结局真的让他“不幸言中”。
伴随“找尾巴”之后是锻炼他编故事的能力。一个故事讲了个开头,就问他后面会怎样发展;讲到发展之后,又问他接下去高潮应该怎样。这很像故事接龙。有时先讲个开头,后讲个结尾,留下中间让他用故事去“填空”。这样既锻炼了他的口头表达能力,又锻炼了他的思维想象能力,从儿童教育学的角度来讲,就是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创新,确能起到一石双鸟之效。
请看“故事伴儿度童年”(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