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大量出让土地的话,会与相关政策不符。不是说18亿亩耕地“这根红线”不能突破吗? (q@DBb4
k!^Au8Up?
易:想降低房价,又不想增加土地供应,房子建到哪里去?建高些是可以增加供应量,但毕竟高度也是有限的。其实,18亿亩耕地“这根红线”没有必要死守。当时划这根红线是为了保证粮食供应,可是,中国这30年来一直不缺粮,总人口在增加,粮食总需求却在减少,因为人均消费减少了。所以,对这个问题应该动态地看。现在很多地方土地撂荒,没人耕种,又不让用来建房子。一面是房子太稀缺,一面是土地在浪费。 j>?0Y
nVp*u9]
"|\G[xLOaW
友:即使大量增加土地供应,但是开发商不一定马上建成房子,而是囤着,等房价上涨了再说。囤房囤地是开发商获取暴利的惯用伎俩。 ')8
c
6;:s N8M+1
易:这个责任不在开发商,而在政府。其实,早有规定,土地出让后,一定时间内比如一年之内必须开工。但是,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并未严格执行。至于原因,不排除相关部门默许开发商这样做。政府还可以增加规定:土地出让后两年或三年之内必须完成建房并全部销售,否则政府可以收回。但是,有了规定一定要严格执行,不能形同虚设。 ir-= @@
xjplJ'jB
me7?
友:这又回到前面说的“法治问题”了。 T"NDL[*
C
XZO
易:是的。但是,市场其实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法律不健全的缺陷,就是通过市场竞争。如果政府每年持续地保证大量增加土地供应量,并且使供应量至少能满足市场需求或略多于市场需求,则开发商囤地囤房数年的后果是卖不出去,或被迫降价,开发商意识到这一点后就不敢囤地囤房了,因为手中有地有房的开发商不止你一家,在供过于求时你就会与其他开发商形成竞争关系。 {} #W~1`
|?tUUT!`t
+].Z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