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changsha.cn/h/186/20120618/1147807.html 9\uBX.]x 发现“吃空饷”请拨12310举报 5部门联合开展专项治理
h-\Ov{~ e?pQuF~ 7省市清理7万吃空饷人员 单位被指有意包庇
_<'?s>(U' 2012年6月24日10:26 中国青年报 我要参与(2919)
6!H,(Z]j "JE->iD UkcH+0o %~[@5<p 查处“吃空饷”难在哪里?长沙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作为管理机关,查处中的最大困难是如何了解各单位的真实情况。“这需要被查单位和公众的配合。”他说,“举报电话公布后,我们每天都能接到五六个电话。”
e.W <pI, h)^|VM
长沙市“吃空饷”专项治理工作刚刚启动,确定对虚报人员编制、冒领财政拨款等9类行为进行重点清查,治理范围包括全市党委机关、人大机关、政府机关,全额拨款和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等。
<{i1/"k?X T^q^JOC4 “6月15日至7月5日是单位自查阶段,相关表格将交由被查单位负责纪检监察、人事等部门签字,再上报至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有关人士表示,“7月5日至30日将在各单位公示栏公示上报情况,并接受群众举报;8月1日至9月30日,针对具体事件重点监督;此后一个月,将集中整改规办。”
6?a z %CQv&d2 近来,一些长期不上班、不在岗却依然领工资、享福利的“吃空饷”现象引起了社会舆论热议。据媒体报道,四川、重庆、湖南等7个省(区、市),清理出“吃空饷”7万多人。按照每人年均消耗5000元至2万元计算,年财政支出将在3.5亿元至14亿元之间,已成为一笔不可忽视的财政负担。
.yHi"ss3 r}}2Kl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认为,查处“吃空饷”难在两点:其一,人员编制不透明带来的根源性因素;其二,监管程序存在漏洞。“如果管理机关仅依靠被查单位的上报情况查处,相当于让他们自揭伤疤,必然会出现虚报或隐瞒。”他说。
_k#GjAPM )hC3'B/[Y 他认为,从目前媒体统计的“吃空饷”人数、涉及财政支出的数额而言,对这一现象的治理应该上升至“廉政建设”的高度。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言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表示,“吃空饷”正成为财政资金的流失黑洞。
P 1 e/x6{~ju^N “这不是简单的人员编制不规范的问题。如果被查单位明知员工不在岗仍利用财政拨款下发薪水,就是变相的以权谋私。”竹立家说,“在已被曝光的个案中,有的空饷一吃就是5年、10年甚至更长,必然存在权力庇护。”
^91Ae!)d @sUec “在一些地方,被查单位、被查个人形成利益共同体。即使上级管理机关想要查处,也会看到一个抱团的利益体。二者之间互相‘打掩护’,令监督工作无从下手。”竹立家说。
na@Go@q v6ei47- 他说,打破这个怪圈,必先打破牵涉其中的利益体。首先,要将相关单位的人员编制公开,比如在网上实现职位、人数和人名的一一对应。“一个服务型政府,有义务让公众知道是‘谁’在这个岗位上为其服务。”其次,应建立更多直达上级监管部门的举报途径。“这样,管理部门才能越过被查单位人为设置的屏障,获取更多真实信息。”竹立家说。
FSkLR h n. vrq- `3*QKi$ Rm`P.;% 原文
http://news.cn.yahoo.com/ypen/20120624/1131621.html Hc-up.?v'v WLiF D. 星辰在线—长沙新闻网6月18日讯 (记者 李广军 通讯员 甘艳)长沙已开始开展“吃空饷”专项治理工作,各类虚报人员编制、冒领财政拨款的行为均被列入治理范围。记者昨日获悉,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近日转发了《关于在全市开展“吃空饷”专项治理工作的方案》,启动专项治理工作。
q2/kegAT N*+WGsxl$z $,0EV9+af |Xt6`~iC 据了解,此次专项治理的范围包括全市党委机关、人大机关、政府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民主党派机关和人民团体;全额拨款和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收取规费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
$xis4/2 iU~xb?,, 治理内容包括:不符合政策规定,以借调、病休、停薪留职、脱产学习等名义不在岗仍领取工资和津贴补贴的;长期旷工或请假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不在岗仍领取工资和津贴补贴的;在职人员或离退休人员死亡或被宣告失踪后,仍领取工资和津贴补贴的;退休后仍领取在职工资和津贴补贴的;调动后仍在原单位领取工资和津贴补贴又在新单位领取工资和津贴补贴的;受党纪政纪处分或被采取强制措施及受刑事处罚后,未按规定的审批程序停发(降低)工资和津贴补贴的;被开除、辞职、辞退及自动离职后仍在原单位领取工资和津贴补贴的;将差额拨款或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人员列入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领取工资和津贴补贴的;其他各类虚报人员编制,冒领财政拨款的。
E=91k. h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