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14460阅读
  • 104回复

科技书店再发帖——我和“96200”始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80楼 发表于: 2012-06-22
Re:Re:回 63楼(不老石) 的帖子
引用第71楼96200于2012-06-22 21:21发表的 Re:回 63楼(不老石) 的帖子 :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好对!
丰收五载,也许更好些。~ 5eA]7$ic  
WKsx|a]U  
这样看上去就合理多了

只看该作者 81楼 发表于: 2012-06-22
回 6楼(不是女人) 的帖子
真顺口

只看该作者 82楼 发表于: 2012-06-23
回 6楼(不是女人) 的帖子
我觉得不是女人写的很有文采,比张……写的好多了
只看该作者 83楼 发表于: 2012-06-23
LH/&\k  
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 年/8 月/12 日/第001 版 Ik-E4pxKo  
h9BD ^j  
河北省辛集市科技书店一员工致信本报—— Q@W|GO H3  
Hl2f`GZ   
农民购书有五大特点 盗版不容忽视 x #X#V\w=  
xe gL!  
张玉琢 |;U=YRi  
)Z8"uRTb0  
编者按: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13 亿人口中,农民占9 亿。农村图书市场是一个巨大的市 2u*h*/  
场。但是,这个图书市场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简单,只要每人投入1 元,就有9 亿元的销售量。 R(? <97  
它只能是一个潜在的、亟待开发的原始市场。9 亿农民的文化需求要转化成购买力,是需要很多 B?lBO V4v4  
客观条件的,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而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了解农民最喜欢什么书,最需 D PS1GO*  
要什么书。日前,在当地创办得有声有色、深受农民欢迎的河北省辛集市科技书店员工张玉琢致 g3~~"`2  
函本报,说出他经过调查后发现的农民购书的一些特点,本报特此选登,相信这样的调查和总结 J={OOj  
对从事农村图书出版和发行的同志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lc3 S|4  
农民购书有其特殊性,不能混同于一般的读者,不能把城市里的销售需求、销售模式,完全 H")N_BB  
照搬到农村,农村图书市场自有其独有的运作特性。因此,研究一下农民图书消费的特点,准确 O T}Yr9h4  
地为农民提供真正需要的精神食粮,满足时代的变化,让农民确确实实买得起、读得懂、用得上, /=YqjZTCq  
这是需要持续探讨的问题,很有现实意义。经过调查,笔者发现,农民购书注重以下“五性”。 O`[iz/7m  
一是实用性农民购书的首位条件是实用可靠,尤其会选农业科技方面的图书。其购书的目 B#k3"vk#  
的是解决自己生产或经营中遇到的问题,求得个人生存、事业的发展,从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yEpN,A  
启发或办法,增产增收,致富发家。
因此,农业科技图书选题要贴近实际、贴近农民,针对性要 K[LVT]3 n  
强,内容要集中。要抓住关键点,少讲为什么,多讲怎么办,避免太多的理论、冗长的分析。有 $mI:Im`s  
新技术、新做法、新特点,技术含量高,可读性强,便于应用掌握,从而取得现实收益成效
q"LJwV}W  
二是多元性农民是由多种多样的人群组成的,从事多种行业,多种活动,生活在一家一户 ZA_zKJ[[7  
之中,是独立的单元经济
。由于其文化程度、环境状况、年龄性别、经济水平千差万别,所需的 y }&4HrT&  
图书也千差万别。他们农闲时购书多一些,农忙时购书少一些;购书时精挑细选,反复比较,不 ;;w6b:}-c  
惜花费时间。男性多偏于技术类图书:种植、养殖、机械加工,女性更喜欢生活、家居、艺术、 <% 7P  
烹饪、保健,倾向性明显。
书店要根据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层次,不同的特点,不断调整品种结 #ON#4WD?  
构,才能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要。 }y-;>i#m=g  
三是廉价性。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从事着最传统的产业,竞争能力差,利润率低, 3aE[F f[  
可供农民随意支配的资金有限,决定了他们必须以节俭型为主。迫于生存的压力,农民购书还不 N{ V5 D  
会被列为首选,图书并非生活必需品,缺乏刚性需求。因此,农民购书更是力求经济实惠、物美 ^M(`/1:  
价廉,追求高性价比。买什么书,他们往往首先看定价,图书价格是影响农民购书的重要因素。 &!DZW 5  
他们往往只有在急需时,才舍得花钱购买。一般每本可接受的黄金价格为10 元左右。定价20 元、 R2Rstk  
30 元的图书,他们要反复掂量,慎重考虑,常常会望书兴叹,讨价还价,一旦超过了心理预期, F;Q_*0mIQ  
他们往往选择放弃。
ICl _ eb  
四是便利性。在农村,任何一个书店的辐射面一般不会太大,主要辐射到周边的读者群。 MX`Wg  
村的读者往往到当地的县城、附近的社区就近购买需要的图书,直接、准确、快捷,省时省力
n: *_uc^C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现在,尽管可以邮购及网络购书,但一般的农民读者限于条件,还是喜欢 `mKlv~$1^  
传统的购书形式,喜欢亲自到实体书店当面选购,因为可以随见、随买、随读。 vJj:9KcP>h  
农村的读者专门去外地购书是不多见的。集市是农民采购日常生活消费品的主要场所,购书 > 0Twr  
便利也是其中条件之一,因此,要把图书尽力铺到终端去,让农民实现零距离接触。
b y|?g8  
五是即时性农民购书一般都希望有立竿见影的效果,需要时,立即买来比照书上的讲述去 BsK|:MM]  
做。他们一般没有藏书,没有积累,遇到问题时,就匆匆忙忙到书店选购
他们一般不注重图书 9 yW ~79n  
的出版社是否权威,不留心图书的作者是否有名。农产品价格的高低,是农民购买图书的重要因 uVq5fT`B  
素,什么农产品能卖好价钱,就买什么方面的图书。
p17|ld`  
此外,由于种种原因,图书发行渠道不畅,图书定价偏高,农村的一些地方,盗版图书盛行, @W1WReK]f  
不仅有街头游商小贩摆摊叫卖,还有一些有规模的书店公然把盗版书摆上了柜台货架,毫无顾忌 )`s;~_ZZ  
地推销出售,这是十分值得关注的动向。盗版书对农民具有相当的诱惑力。一些农民到书店买书, 3r-VxP 5n  
指名道姓要购买盗版书,这给正版经营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比如,商务印书馆的《现代汉语 uH ny ]  
词典》定价78 元,盗版卖15 元;《新华字典》定价16 元,盗版卖3 元、5 元……盗版的出现,  [ }p  
让一些农村读者按定价买书感到诧异、惊奇,甚至觉得吃亏,这是非常不正常的现象,希望能引 !M]%8NTt2  
起有关管理部门的重视。 _/jUs_W  
:,%J6Zh?  
Ku0H?qft(  
———————————————————————————————————————————————————— o[6vxTH  
.kbr?N,'  
中国出版 Q@e*$<3  
CHINA PUBLISHING JOURNAL “ 建设新闻出版强国” 专栏 0/SC  
《中国出版》 /nY).lSH  
CHINA PUBLISHING JOURNAL L* k hj3;  
2011 年5 月上18 e>,9]{N+$  
农村图书发行突破症结走出困境的思考 WpJD=C%  
9QOr,~~s  
——一位民营书店经营者来自农村第一线的报告 +Y5(hjE  
h8#5vO2  
文/ 张吉响 BA1MGh  
dE5 5  
我在河北省辛集市经营着一家民营科技书店。自 t(j_eq}J  
1989 年创业至今已走过22 年,书店品种从最初的几 ~~xyFT+{F  
十个到现在的几万个;经营位置从市区偏僻一隅到繁 ,a9D~i 9R  
华闹市中心的黄金地带;创办规模从租赁10 平米蝇 65waq~#  
头小店到自购800 平方米的书店大楼。这些年来,为 *dG}R#9Nv  
了办好这个科技书店,我历尽坎坷、艰难,苦辣酸甜, uP(B<NfL:'  
一言难尽,书店在长期坚守中逐渐得到了读者的认可, FYXw$7'l  
同行的赞誉,多次获得石家庄市文明书店称号。我是 zr3q>]oma  
农民的儿子,在为“三农”服务中,对农村图书出版 '"xL}8HX}  
发行有所思考,有所记录,现在不揣浅陋,回顾梳理, cZaF f?]k  
分析提炼,写成小稿,以期抛砖引玉,对研究我国农 4j. |Y  
村图书发行有所启发,有所帮助。 M2;%1^  
农村图书市场是一个巨大的蓝海市场。但是, 这 qu<B%v  
个图书市场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简单:每人只要购买 Esz1uty  
1 元钱的图书,全国就有9 亿元的销售量;每一个行 >w2Q 1!  
政村只要购买一个出版社的1 本书,这个社就能卖出 q?;*g@t  
64 万册书。现实生活不是简单的加法和乘法,它只 ^.@yF;H  
能是一个潜在的、亟待开发的原始市场。9 亿农民的 y|e2j&m  
文化需求要转化成现实购买力,是需要一定的客观条 |C$:]MZx  
件的,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图书是以文化为内容 ~tg1N^]kV  
的信息产品,不同于一般的物质产品。农民购书有其 4V228>9w  
特殊性,不能混同于一般的读者,不能把城市里的销 rw5#e.~V  
售经验、销售策略、销售模式,一成不变地照搬到农 = GH@.3`X  
村。农村图书市场自有其独特的运作特性,必须要有 JtYYT/PB  
适合农民特征的销售策略和办法。 ![a/kj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13 亿人口中,农民占9 1!>bhH}{D  
亿,农民收入增长迟缓,经济水平薄弱,这是中国当 Wkg*J3O  
前最基本的国情。图书作为非生活必需品,其购买力 -}_cO|kk  
相对较弱。 462!;/ y  
尽管现在我国已是世界上第一出版大国,每年出 'NT#(m%  
版各类图书达20 余万种,2009 年达到30.2 万种[1]。 192.W+H<  
然而,绝大多数的图书只能到达大中城市,农村“买 @)OnIQN~  
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依然很严重;已出版 pcRF: ~TE  
的大量图书也并非尽如人意,与农村脱节,生搬硬套, ~@-Qb kC  
抑制了购书的积极性。一些出版部门选题重复,内容 )BF \!sTn  
雷同,同质化严重,毫无节制地跟风逐浪,致使很多 h9<mThvgn  
图书停滞在发行的链条上,最后只能报废化浆处理。 u>,lf\Fgz  
长期以来,农村发行一直是中国书业的薄弱环节, nszpG1U:  
虽然有关部门三令五申要加强农村发行,至今仍没有 XN~#gm#  
妥善解决。然而,农村经济决不会停留在一个短板 UzU-eyA  
上,随着国家强农惠农的政策不断出台,投入不断加 g{A3W) [ b  
大,农村图书市场一定会呈现出一种崭新局面。 因此, q,;".3VQ  
研究一下当前农民图书消费的特点,及时准确地为农 <ELziE~>V  
民提供真正需要的精神食粮,让“三农”图书不再成 W$JY M3!  
为最稀缺的商品,叫农民读者确确实实地买得起、读 BcZEa^^~os  
得懂、用得上,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u\()E|?p  
当今,农村图书市场最主要消费是中小学生教辅  4 2Aje  
用书,品种集中,数量众多,物流畅通,利润丰厚, ERfd7V<c>  
潜力巨大,通过市场就比较容易解决。我们这里所说 TV1e bH7q  
的文化需求主要是指保证农民文化基本需求的衣食住 VMxYZkMNd_  
行、生产生活一般性普通读物用书。这是多年来农村 6K4`;  
“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症结,也是当前农村 C!ZI&cD9  
图书发行的难点和重点。 MtZt8s  
一、农民的一般性读物用书消费的特点 tp1KP/2w[  
1. 实用性农民购书首位的条件,当选实用可靠, i!SW ?\  
尤其是农业科技方面图书。其购书的主要目的是排忧 (XbMrPKG  
解难,从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启发、办法,增产增 9Qt)m fqM  
收,致富发家。
现在农村已是市场经济,应让市场指 &*(n<5 wt  
导种什么,怎么种,如何收?农民劳动生产不仅要满 aQ!9#d_D  
足自身生活需要,更要满足创造收益,获得利润,积 2I]]WBW#:  
累财富,因此,农业科技图书选题要贴近实际、贴近 C3 gZ6m  
生活、贴近需要,针对性要强
、时效性要强,主题要 pAJ=f}",]E  
明确,内容要集中;要细分市场,抓住关键点,写深 B@cJ\  
写透,深入浅出,举一反三;要针对农民文化程度不 :u >W&D  
高的特点,少讲为什么,多讲怎么办避免太多的理论、 i O%Zd[  
冗长的分析
、繁琐的论证,力求写得具体生动,深入 9Eq^B 9(  
浅出,复杂技术形象化,难懂理论简单化,多用插图、 G *mO&:q  
照片,增强直观性;力戒片面追求大而全,蜻蜓点水、 %;pD8WgJA  
面面俱到;要重点明确,特色突出,重视深度开发; rPiiC/T.`  
技术含量要高,可读性要强 。农业科技图书只能稳销、 C 'B4 mmC  
慢销,细水长流,出版不可过多过滥,要严格控制印 YW8K $W  
数,多印次,少印量,要坚持创新性,与时俱进,不 j<l#qho{h  
断及时补充更新,有前瞻性、新技术、新特点,修订 W>p\O9BG  
旧内容,淘汰过时的东西,多出新版修订本,出原创 < -Hs<T|tW  
本。尽管农村有些人喜欢买盗版书,但是面向农村市 5E]UI YAkV  
场的产品绝不是假冒、低档的代名词,真正的读者还 :b<-[8d&  
是要买货真价实的有用图书。 Xzx[C_G  
2. 多元性。今天的农民是由多种多样的人群组成 mD D4_E2*  
的,从事多种行业往往缺乏统一的组织形式,生活在 yfSiByU  
一家一户之中,是独立的单元经济
。经营活动常常是 F* 3G _V  
以我为圈子,自得自乐。农民平时的生产,是以人力 D C$7B`#D  
和小型机械相结合的简单劳动,其教育程度、环境状 |`_ <@b  
况、年龄性别、家庭状况、习惯偏好、文化心态,千 <S\;k@f  
差万别,所需的图书也多种多样。某一品种图书,在 i(M(OR/4  
全国范围来看,需求量不大,但是在某个地区,需求 wUru1_zjO  
可能很大;某一品种图书,在某个地区来看,需求量 H_% d3 RI  
很小,但是全国需求量却很大,因地因时而异。农民 )3]83:lD2  
购书往往目标分散,大都通过一家一户的个人一点一 [<D+p qh  
滴,多次零星购买而成,很难形成统一的批量购买, @@xO+$6  
不集中、不稳定、细水长流,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和多 ",~ b2]ym  
样性,有很强的不确定性,不能形成统一的热点、稳 ur/Oc24i1n  
定的客户。农闲时购书多一些,农忙时购书少一些 ]PR|d\O  
购书时精挑细选,反复比较,不惜花费时间。农村图 3E< aiGU  
书市场受多种因素影响,变化快,常常不可预期,往 o5N]((9  
往难以把握。现在信息渠道多,消息来源广,传播速 y\F`B0#$  
度快,网络、电视、报刊、广播,因此,购书也常常 0M#N=%31  
跟着感觉流行走,也有一定的偶然性、随意性。男性 O%YjWb  
偏于实用技术类图书:种植、养殖、机械加工,女性 nmD1C_&  
更喜欢生活、家居、艺术、烹饪、保健等消遣类图书, @D fkGm[%  
倾向性明显。
人们所受教育程度愈高,图书消费的能 CDQJ bvx  
力就愈强。不同层次的读者,购买不同层次的图书。 vQ:x% =]  
儿童购买童话故事类图书,学生购买名著、教学辅导 I;Al? &uw  
图书,新婚夫妇购买优生优育、怀孕胎教图书,老人 S}zC3  
购买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图书。文化程度较低的读者, \yih 1Om>~  
则更喜爱通俗读物、故事传记文学等。25 ~ 40 岁的 8l U;y)Z  
青壮年人群是农村的主力军,也是农村图书消费的主 gq H`GI  
要群体,购书品种较杂,他们大都希望通过读书,获 ZhGh {D[,  
得比别人高的追求。特别是农村进城青年,他们眼界 l9_m>X~   
开阔,兴趣广泛,紧跟潮流,精神需求旺盛,爱挣钱 Nl~Z,hT$*  
更爱花钱,对快节奏的城市文化耳濡目染,祈盼渴求 ?)!SmN/  
融入城市生活,具有超前的消费观念,对图书具有多 U/.w;DI   
种需求的特点。图书需求往往是一种动态的需求,随 F1 <489  
着时间变化,而在不断地变化,并不像柴米油盐一般 !: m`9o 8  
的物质产品,一成不变。 I$aXnd6)  
3. 廉价性。当前,农民手中的资金相对有限,图 :0M' =~[  
书并非生活必需品。购书当然力求经济实惠,物美价 H/^ ~<U#p  
廉,追求高性价比。图书价格是价值的反映,买什么 Ff[H>Lp~  
书,农民往往首先看定价,图书价格是影响农民购书 _, \y2&KT  
的重要因素。
他们很多囊中羞涩,对定价非常敏感, u{g]gA8s  
承受能力低,希望买到的图书,货真价实,物有所值, (g%JK3  
期望以最少的付出,换来最大回报。对现有图书定 :FoO Q[Q  
价,近几年来很多人持有怀疑态度,认为标价高,注 5*JV )[  
水多,一般每本可接受的黄金价格为10 元左右,定 <WM -@J(1  
价20 元、30 元,超出一般的购买力,他们要认真掂 {[Uti^)m%  
量,讨价还价。一旦超过了心理预期,往往选择放弃
ltNuLZ  
据报道,在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中,对于购买一本200 %:" RzHN  
页左右的文学类简装本,70.6% 的国民能接受的价格 DapQ}2'_  
集中在5 至20 元。2008 年为可接受的价格是11.6 元, Jq# [uX  
2009 年为能接受的平均价格是11.17 元。因此编辑出 I`/]@BdgY  
版农民需求的图书,要制定适合农民的价格体系,选 8_"3Yb`f  
题制定后要认真考虑价格因素,要注意细节,把握到 .HyjL5r-  
位,力求物美价廉,价格适中,性价比高;要严格控 'is,^q:@  
制生产成本,精打细算,用足版面,少留空白,不过 PzIy">plm  
度包装,不追求装帧设计,不超重出版,摈弃奢华漂亮, J*}VV9H  
缩减成本,拉低价格;宜用32 开本,便于陈列收藏, R&NpdW N  
少用16 开本,更不要用异型本;要切实改变农业科 /lf\ E=  
技图书写作学究化、学术化的文风,动不动就出系列 4|zd84g  
书、全书、丛书、套书、文库、盒装、线装、精装的 "%:7j!#X|I  
现象;图书是内容的产品,要改变片面追求形式主义, b%3Q$wIJ6  
注重表面文章,缺乏扎扎实实内容来支撑。保证农民 E=;BI">.  
以最少的钱,买最好的书。 ,]f),;=  
4. 便利性。农民大都远离城市,居住分散,信息 Xy[}Gp  
闭塞,是生活在最基层的庄户人家,销售的终端末梢。 ?@_v,,|  
农村图书市场大都集中在县城集镇,延伸网点少,销 Z -pyFK\  
售周期长。图书有很强的地域性,我国疆土宽广,南 r umAo'T/%  
北差异巨大,各地的环境大不相同,所需要的图书五 jmRhAJV  
花八门,多种多样。农村书店,辐射面一般都不会太 >:.w7LQy/  
大,主要辐射到周边的读者群。农村的读者往往到当 kj x >  
地的县城、附近的社区,就近购买需要的图书,省时 rU; g0'4e  
省力
现在,尽管可以到外地邮购,可以通过网络购 @ Av M  
书,但一般的读者限于条件,还是喜欢亲自到书店选 8'3"uv  
购,可以随见随买随读。集市是农民采购日常生活消 .>k=A|3G  
费品的主要场所,购书便利也是其中条件之一
,尽管 bHO7* E  
现在发行格局在变,但是农民的文化需求只能越来越 AU0$A403  
强,不会减弱。因此,书店要尽力把图书铺到基层, :0nK`$'  
让农民实现零距离无缝对接,农民更喜欢看得见、摸 Q8 -3RgAw  
得着、叫得应的实体书店。 _TZW|Dh-2F  
5. 即时性农民购书一般都希望有立竿见影的效 Ezi' 2Sc  
果,需要时,立即买来比照书上讲述去做,就能马上 ,"@w>WL<9  
解决问题,水到渠成。他们一般没有藏书,没有积累, "I5uDFZR&  
遇到问题时,就匆匆忙忙到书店选购。他们一般不注 Vn)%C_-]A  
重图书的出版社是否权威,不留心图书的作者是否有 |*%/ovg+  
名。农产品价格的高低,是农民购买图书变动的重要 i%xI9BO9  
因素,什么产品能卖好价钱,就买什么方面的图书。
jZa25Z00  
市场是效益的中心,收益是他们的最终追求,他们往 MP jr_yc]  
往因市种植,因价上市。农民理性购买多于冲动性购 q|n97.vD  
买,对图书出版时间是很关注的,农业图书是时效性 zTkFX67)  
很强的产品,不能搞几年一贯制,年年重印年年发, ~@%(RMJm&  
要持续不断关注“三农”新变化,紧跟新政策,捕捉 3sS=?q  
新动向。图书是信息很强的产品,常常不容等待,机  C}Rs[  
会不容人,农业生产季节性非常强,节气不等人,农 NV&;e[z  
民到书店买书,很多是有备而来,有货即买,不等不 z8g=;><  
待;如果断货,则会丧失机会,书店应充分把握及时 :_MP' 0QP  
性,早备货,早上架,让适销对路、应时应季的图书  btUq  
顺畅而动,不要变成马后炮,做无效劳动。 ?O!]8k`1$  
二、农村图书消费如何突破瓶颈 jVX._bEGX  
根据农民这些图书消费的这些特点,我们行政主 s0gJ f[  
管部门、图书出版发行应该认真研究,有针对性地采 uPFRh~ (b  
取措施,有的放矢。那么,采取怎样的办法和策略, <Cu'!h_n L  
才能让农村图书消费突破瓶颈,走出困境呢?  G5!|y#T  
我以为,当前,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JAK[o8i  
1. 职能部门要实行问责制,切实负起责任,为农 B`LD7]ew  
村图书发行保驾护航,健全文化市场的长效监管机制。 i B%XBR  
基层的执法管理水平直接关系着当地文化繁荣兴旺程 >-VWm A  
度。农村图书市场既要敢管又不能管得太死,一定要 dj3|f{kg{  
让有文化的人管文化。文化管理是政策性很强的工作, ~;}\zKQKE  
需要不断学习,掌握政策,绝不能安排一些临时人员 &K06}[J  
滥竽充数,有些地方对文化管理十分不重视,或视为 ''_,S,.a20  
可有可无的软任务,喊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组织 b+W)2rFO  
队伍建设差,管理政策水平低,管理文化无文化;或 $=\d1%_R|  
执法人员不作为、乱作为,盗版书识别不清,视盗版 ah 4kA LO  
书为正版书,视正版书为盗版书;或不监管、监管不力, gr GhN q  
把监管当做谋私的工具,这些都是需要认真改正的。 P\.WXe#j  
有的出版社为了维/权,花费了很多人力、物力、财力, `f%&<,i  
查证盗版书,但由于地方保护主义,不得不选择放弃, .H Fc9^.*  
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有的书店竟是清一色的盗版书, A)OdQFet(  
某些书在一些农村县区很难买到正版书,这是一个不 c L?\^K)  
争的事实,致使一些农村图书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盗 fG<Dhz@  
版图书大行其道,越来越猖狂,占领较大的市场份额, _i-\mR_~  
整个产业面临走下坡路的危险,这是特别应当重视的 xy2\'kS`G  
现实问题。根据“一法七条例”的规定,一次经营非 k& OC&  
法、盗版出版物100 册以上的,要吊销其营业许可证, {V.Wk  
但这执行起来,难度不小,全国各地又有多少家书店 $RpF xi  
受到吊销呢?认真执行,并非易事。在2010 年举办 Z/xV\Ggx  
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中,其中农民对版权的认知度最 ';_1rh   
低,仅为57.3%,低于其他群体。图书市场出现重大 MO[ c0n%  
问题的,要追本溯源。要严格执法管理,提高执法效 Po!oN~r  
率,严管各个环节,一抓到底。 /^d. &@*  
2. 出版部门要把农村出版发行当做一项事业来做。 et@">D%;]  
农村出版发行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一定要切 AeN 3<|RN  
实足够重视。出版社要深入了解农村读者的真实心态, '^hsH1  
洞察消费者的心理,搞好出版策划,好选题绝不是在 W5pn;u- sz  
办公室想出来的,什么样的选题,符合农民读者的口 k - FB  
味?要问技于民,求教于民。耳目关塞,闭门造车, *:?QB8YJ  
必然会没有市场,丧失市场。农村图书需求广,品种多, ,(6)ghr  
影响因素多,变化快,绝不可能靠零敲碎打,小打小 *f{ 7  
闹解决问题。农业图书往往亏本,一些出版社过多的 dI!8S  
追求经济效益,因此对“三农”图书不积极、不主动, g+igxC}2z  
推一推,动一动,喊得多,做得少,闭门造车,选题 w"q-#,37j  
不深入、计划无保证,应付汇报检查,追求花样文章 /d[Mss  
等等,都是需要克服的。有的即使出版了读者需要的 ot^q}fRX  
图书,但或发行不力,或定价偏高,也送不到目标读 7`Qde!+C  
者手中。出版社要充分担当起应有的社会责任,改变 OSU{8.  
出版只为赚钱的观念,让农民买到需要的书。 >+L7k^[,0  
3. 国有书店要放下架子,投身市场,适时求变, V:(y*tFA  
适应市场潮流。过去多年,农村的新华书店独自担负 |Es0[cU  
着农村发行的任务,为发展文化、繁荣文化作出了贡 OO-_?8I}  
献,已获得了广大读者的认可,现在这些新华书店大 Ny[Q T*nV  
都处在当地人口密集的商业中心地带,自有雄厚的房 &xgZF Sq  
产资源、宽大的商业用房,具有地利的优势。但是今 (viWY  
天他们靠教材利润的幸福日子已渐行渐远,许多人感 F@g17aa  
叹今不如昔。至今,对农村一般书经营往往喊得多、 5$anqGw  
做得少,缺乏应有的重视程度。一些新华书店缺乏市 [C~fBf5  
场观念,员工无积极性,吃大锅饭,闭关自守,安于 $?-7OXj<  
现状。不注重门市图书零售,图书品种少,服务态度 FU[*8^Z  
差,不能面向读者,门市营销常常处于亏损状态。在 HB%K|&!+  
教学辅导书上多有行动,多有表现,经营场地却用于 a-fv[oB  
出租,收取租金,与市场距离较远。这种状况亟待改 7@J jjV  
变。应该精耕主业,投身市场,适时求变。 xne]Q(B>  
4.要重视农村民营书店的建设和发展。渠道为王, vxb@9 eb!H  
终端制胜。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民营书店作为图书发 >Q&CgGpW$  
行的新生力量,这些年一直蓬蓬勃勃,成长迅速。据 B i'd5B5  
2009 年我国新闻产业分析报告介绍,民营集个体零 Dq|GQdZ>o  
售网已达104269 处,而新华书店为9953 处,其比例 {&E?<D2_&  
大于10:1[2]。由于较强的市场适应能力,农村民营书 ya#RII']  
店离农村最近,离农民最近。他们熟悉地域文化,知 wc"9A~  
晓农民消费习惯,是农民看得见、摸得着、叫得应的 iA]DE`S  
书店。这些星罗棋布的民营书店拾遗补阙,见缝插针,  "";=DH  
无孔不入,遍地开花,为农村一般书的发行,满足农 n4Vwao/9 x  
民需求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为发展农村文化做着 J)_>%.  
不可磨灭的贡献。当然这些书店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64SW  
有的经营盗版书,有的经营的图书品位不高,但只要 wqcDAO (  
认真加强管理,不断引导、帮助,是完全可以克服的。 H4W1\u  
对他们需要赏罚分明,该表扬的要大力表扬,该处罚 6Ux[,]G K  
的要坚决处罚,该停业的就要坚决叫其停业,不留后 Ih; aBS  
患。对那些屡教不改,多次违规违法的,一定叫其整 ' [%jj UU  
顿停业,不能一罚了事,依然叫他们我行我素,要提 aUA cR W  
高违法者的成本代价,杜绝不断违法、多次违法,改 $Ru&>D#stK  
变盗版书充斥市场的局面。多管齐下,多渠道并行, D2{L=  
才能培育和发展农村图书市场。 J l\'V  
5. 管好图书批发企业。一般来说,农村书店经营 2v4W6R  
的图书大都是从当地省会、或地区批发市场购进的。 3]N q@t  
进货渠道主要如下:一是从当地城市里的批发市场批, SBC~QD>L+  
有些批发市场监管不力,有些批发户阳奉阴违,真中 wXz\NGW  
掺假,给盗版书留下一定的生存的空间;二是从省市 ?fB5t;~E  
新华书店批发部批,这里图书品种多,门类全,但折 Qy/uB$q{A  
扣较高,特别令民营书店感到受排挤的是,折扣要比 Xj%,xm>}!u  
同地的新华书店基层书店进货高出几个,滞货也不许 #kj~G]QA  
调换,所以民营书店一般都不会从新华书店进货;还 5Wo5 n7o  
有一些是从当地的盗版书商那里进的,他们或明或暗 ]Z=Ij gr$  
地生存着,有些盗版商有时还直接下乡送货,也有是 YDW|-HIF  
零售店找印刷厂直接订制的,情况复杂,值得注意。 (/-lV&eR  
还有一些较大规模的民营书店也从外地进货,各种货 jg?bf/$s  
色都有,要注意监管。 v3 -5"q!Sq  
农民、农村、农业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 ;3mL^  
问题和焦点问题,新农村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三 tbg*_ZQO u  
农”问题不仅关系到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市场需求, Is ot4HLM  
而且关系到保障供给,社会稳定。建设出版强国,决 3eWJt\}?B  
不能离开占9 亿人口的中国农民。没有农村阅读能力 iZC>)&ax  
的提高,就没有整个国家阅读能力的提高。由于种种 2H6:n p |O  
原因,当前农村文化生活还是相对比较匮乏单调,农 ]}.0el{  
民的阅读习惯和农村阅读群体亟待培养、提高。开拓 ?gU}[]  
农村图书市场,扩大图书消费需求,满足农民的日益 VXA[ TIqp  
多样化、个性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已成为不可逆转的 _w mI(+_  
历史潮流,大有可为。在这难得的机遇时期里,只要 f#1/}Hq/I  
我们站在时代的前沿,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不断 uN8/Q2   
奋发努力,农村图书发行一定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 [8.-(-/;  
广袤的农村市场一定会展现出十分诱人的蓝图,成为 { E^U6@  
一派生机勃勃的热土。 I4ebkPgf  
(作者单位:河北辛集市科技书店) oI*d/*  
36nyu_h:R  
只看该作者 84楼 发表于: 2012-06-23
张吉响张老板,你说你自己把稿子翻来覆去往外投也就罢了,怎么还把尊夫人玉琢老师也给拉下水了呢,好歹玉琢老师也是小学人民教师一名,你这样做,让她老人家以后如何面对学生啊?难道夫妻店一定得合体双修么?! >[EBpYi  
GKCM|Y  
如图,重复部分已经用色笔做了记号,由于耐心不足,没有全部标出,大家随便看看。

只看该作者 85楼 发表于: 2012-06-23
看看整整一早上帖子 真够长的 想劝劝 数字 打人不打脸 揭人不揭短 谁还没个隐私 每个虚荣的时候啊 我看到此为止吧

只看该作者 86楼 发表于: 2012-06-23
大美辛集,省直辖城市!

只看该作者 87楼 发表于: 2012-06-23
还在吵?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您的回复代表了您的形象。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