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A<|)K0
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 年/8 月/12 日/第001 版 iIFQRnpu;3
v,&2!Zv
河北省辛集市科技书店一员工致信本报—— Eg*3**gTO
qpl5n'qHUc
农民购书有五大特点 盗版不容忽视 Z-@}~#E
p2G8Qls
张玉琢 4B`Rz1QBy
.D.Rn/
编者按: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13 亿人口中,农民占9 亿。农村图书市场是一个巨大的市 MQ44uHJ
场。但是,这个图书市场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简单,只要每人投入1 元,就有9 亿元的销售量。 l5F
Q!>IM
它只能是一个潜在的、亟待开发的原始市场。9 亿农民的文化需求要转化成购买力,是需要很多 5qy}~dQ
客观条件的,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而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了解农民最喜欢什么书,最需 zTL
n*?
要什么书。日前,在当地创办得有声有色、深受农民欢迎的河北省辛集市科技书店员工张玉琢致 3o>t~Sfi
函本报,说出他经过调查后发现的农民购书的一些特点,本报特此选登,相信这样的调查和总结 Sg-xm+iSDt
对从事农村图书出版和发行的同志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2XHk}M|
农民购书有其特殊性,不能混同于一般的读者,不能把城市里的销售需求、销售模式,完全 |BW,pT
照搬到农村,农村图书市场自有其独有的运作特性。因此,研究一下农民图书消费的特点,准确 ja/[PHq"
地为农民提供真正需要的精神食粮,满足时代的变化,让农民确确实实买得起、读得懂、用得上, S2)S/ nf
这是需要持续探讨的问题,很有现实意义。经过调查,笔者发现,农民购书注重以下“五性”。 ?=kswf
一是实用性。农民购书的首位条件是实用可靠,尤其会选农业科技方面的图书。其购书的目 _ LNPB$P
的是解决自己生产或经营中遇到的问题,求得个人生存、事业的发展,从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_Npu6
启发或办法,增产增收,致富发家。因此,农业科技图书选题要贴近实际、贴近农民,针对性要 ~<aB-.d
强,内容要集中。要抓住关键点,少讲为什么,多讲怎么办,避免太多的理论、冗长的分析。有 Qx;A; n!lw
新技术、新做法、新特点,技术含量高,可读性强,便于应用掌握,从而取得现实收益成效。 C)j)j&
二是多元性。农民是由多种多样的人群组成的,从事多种行业,多种活动,生活在一家一户 0, /x#
之中,是独立的单元经济。由于其文化程度、环境状况、年龄性别、经济水平千差万别,所需的 .KN]a"]
图书也千差万别。他们农闲时购书多一些,农忙时购书少一些;购书时精挑细选,反复比较,不 &iZYBa
惜花费时间。男性多偏于技术类图书:种植、养殖、机械加工,女性更喜欢生活、家居、艺术、 arZIe+KW
烹饪、保健,倾向性明显。书店要根据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层次,不同的特点,不断调整品种结 kdCOcJB
构,才能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要。 <Xx\F56zp
三是廉价性。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从事着最传统的产业,竞争能力差,利润率低, {P&^Erx
可供农民随意支配的资金有限,决定了他们必须以节俭型为主。迫于生存的压力,农民购书还不 I8?[@kg5b'
会被列为首选,图书并非生活必需品,缺乏刚性需求。因此,农民购书更是力求经济实惠、物美 o2
价廉,追求高性价比。买什么书,他们往往首先看定价,图书价格是影响农民购书的重要因素。 Bv8C_-lV/
他们往往只有在急需时,才舍得花钱购买。一般每本可接受的黄金价格为10 元左右。定价20 元、 ` qTY
30 元的图书,他们要反复掂量,慎重考虑,常常会望书兴叹,讨价还价,一旦超过了心理预期, VaxO L61xE
他们往往选择放弃。 >9`ep7
四是便利性。在农村,任何一个书店的辐射面一般不会太大,主要辐射到周边的读者群。农 ]aNnY?qW5
村的读者往往到当地的县城、附近的社区就近购买需要的图书,直接、准确、快捷,省时省力。 m+vEs,W.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现在,尽管可以邮购及网络购书,但一般的农民读者限于条件,还是喜欢 <Z'hZ
传统的购书形式,喜欢亲自到实体书店当面选购,因为可以随见、随买、随读。 aTsfl
农村的读者专门去外地购书是不多见的。集市是农民采购日常生活消费品的主要场所,购书 lG9ARRy(=
便利也是其中条件之一,因此,要把图书尽力铺到终端去,让农民实现零距离接触。 J|-HZ-Wk|J
五是即时性。农民购书一般都希望有立竿见影的效果,需要时,立即买来比照书上的讲述去 b U NYTF{
做。他们一般没有藏书,没有积累,遇到问题时,就匆匆忙忙到书店选购。他们一般不注重图书 sFK<:ka
的出版社是否权威,不留心图书的作者是否有名。农产品价格的高低,是农民购买图书的重要因 #=(op?]
素,什么农产品能卖好价钱,就买什么方面的图书。 DOe KW
此外,由于种种原因,图书发行渠道不畅,图书定价偏高,农村的一些地方,盗版图书盛行, Ef.4.iDJrR
不仅有街头游商小贩摆摊叫卖,还有一些有规模的书店公然把盗版书摆上了柜台货架,毫无顾忌
y6}):|
地推销出售,这是十分值得关注的动向。盗版书对农民具有相当的诱惑力。一些农民到书店买书, fXe-U='
指名道姓要购买盗版书,这给正版经营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比如,商务印书馆的《现代汉语 @3YuV=QfH
词典》定价78 元,盗版卖15 元;《新华字典》定价16 元,盗版卖3 元、5 元……盗版的出现,
ak`)>
让一些农村读者按定价买书感到诧异、惊奇,甚至觉得吃亏,这是非常不正常的现象,希望能引 U[l%oLra
起有关管理部门的重视。 gf?^yP ;V
ItADO'M
;Oy>-Ij5P
———————————————————————————————————————————————————— l #Q`f.
-(1\`g07
中国出版 7h1gU
CHINA PUBLISHING JOURNAL “ 建设新闻出版强国” 专栏 .h,xBT`}Ji
《中国出版》 fh#_Mj+y
CHINA PUBLISHING JOURNAL KU,w9<~i(
2011 年5 月上18 sE6J:m(
农村图书发行突破症结走出困境的思考 rzDJH:W{2
\aIy68rH,
——一位民营书店经营者来自农村第一线的报告 9eiBj
%%6('wi
文/ 张吉响 l,wN@Nk
c'";36y
我在河北省辛集市经营着一家民营科技书店。自 N_D+d4@
1989 年创业至今已走过22 年,书店品种从最初的几 V%lGJ]ZEa
十个到现在的几万个;经营位置从市区偏僻一隅到繁 2(Uz9!<V
华闹市中心的黄金地带;创办规模从租赁10 平米蝇 :N*T2mP
头小店到自购800 平方米的书店大楼。这些年来,为 2-aYqMmT;
了办好这个科技书店,我历尽坎坷、艰难,苦辣酸甜, =joXP$n^
一言难尽,书店在长期坚守中逐渐得到了读者的认可, sv"mba.J
同行的赞誉,多次获得石家庄市文明书店称号。我是 j_@3a)[NY
农民的儿子,在为“三农”服务中,对农村图书出版 Bq@wS\W>b}
发行有所思考,有所记录,现在不揣浅陋,回顾梳理, v\,%)Z/
分析提炼,写成小稿,以期抛砖引玉,对研究我国农 _eV n#!|
村图书发行有所启发,有所帮助。 yipD5,TC
农村图书市场是一个巨大的蓝海市场。但是, 这 'qAfei']
个图书市场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简单:每人只要购买 .5
;LL,S-
1 元钱的图书,全国就有9 亿元的销售量;每一个行 r%d11[z
政村只要购买一个出版社的1 本书,这个社就能卖出 cg00t+
64 万册书。现实生活不是简单的加法和乘法,它只 a}fClI-u
能是一个潜在的、亟待开发的原始市场。9 亿农民的 YS~t d+*
文化需求要转化成现实购买力,是需要一定的客观条 Yj6p19
件的,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图书是以文化为内容 9Z'eBp
的信息产品,不同于一般的物质产品。农民购书有其 "Q{~Bj~
特殊性,不能混同于一般的读者,不能把城市里的销 X vMG09
售经验、销售策略、销售模式,一成不变地照搬到农 4/?}xD|?
村。农村图书市场自有其独特的运作特性,必须要有 PU5mz.&0'
适合农民特征的销售策略和办法。 &Fjilx'k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13 亿人口中,农民占9 A@(h!Cq
亿,农民收入增长迟缓,经济水平薄弱,这是中国当 1 ],,
Ar5
前最基本的国情。图书作为非生活必需品,其购买力 T+R I8.#o
相对较弱。 4rG
7\
尽管现在我国已是世界上第一出版大国,每年出
'*u;:[73
版各类图书达20 余万种,2009 年达到30.2 万种[1]。 1m;*fs
然而,绝大多数的图书只能到达大中城市,农村“买 \_nmfTr!K
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依然很严重;已出版 ,hLSRj{
的大量图书也并非尽如人意,与农村脱节,生搬硬套, b6&NzUt34V
抑制了购书的积极性。一些出版部门选题重复,内容 V(
LFH9.Mp
雷同,同质化严重,毫无节制地跟风逐浪,致使很多 !"%sp6Wc
图书停滞在发行的链条上,最后只能报废化浆处理。 .A)Un/k7
长期以来,农村发行一直是中国书业的薄弱环节, mthl?,I|
虽然有关部门三令五申要加强农村发行,至今仍没有 v&2@<I>
妥善解决。然而,农村经济决不会停留在一个短板 o'/C$E4W
上,随着国家强农惠农的政策不断出台,投入不断加 z \>X[yNpA
大,农村图书市场一定会呈现出一种崭新局面。 因此, ;bZ*6-\!-
研究一下当前农民图书消费的特点,及时准确地为农 J"/z?!)IB
民提供真正需要的精神食粮,让“三农”图书不再成 1Uk~m
为最稀缺的商品,叫农民读者确确实实地买得起、读 PMs_K"-K
得懂、用得上,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NxO^VUD
当今,农村图书市场最主要消费是中小学生教辅 }Xj_Y]T
用书,品种集中,数量众多,物流畅通,利润丰厚, p"IS"k%
潜力巨大,通过市场就比较容易解决。我们这里所说 d~-p;i
的文化需求主要是指保证农民文化基本需求的衣食住 D|j\ nQ
行、生产生活一般性普通读物用书。这是多年来农村 *)1Vs'!-
“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症结,也是当前农村 u3m T
l
图书发行的难点和重点。 Wxau]uix
一、农民的一般性读物用书消费的特点 -WvgK"k
1. 实用性。农民购书首位的条件,当选实用可靠, 7CM03R[P
尤其是农业科技方面图书。其购书的主要目的是排忧 e8mbEC(AK
解难,从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启发、办法,增产增 R2THL
收,致富发家。现在农村已是市场经济,应让市场指 GA.bRN2CI2
导种什么,怎么种,如何收?农民劳动生产不仅要满 +<9
eN
足自身生活需要,更要满足创造收益,获得利润,积 AUsQj\Nm%
累财富,因此,农业科技图书选题要贴近实际、贴近 ,$zlw\
生活、贴近需要,针对性要强、时效性要强,主题要 ApYud?0b
明确,内容要集中;要细分市场,抓住关键点,写深 I0+wczW,^
写透,深入浅出,举一反三;要针对农民文化程度不 x ;,xd
高的特点,少讲为什么,多讲怎么办,避免太多的理论、 D1 ~x
冗长的分析、繁琐的论证,力求写得具体生动,深入 FLI8r:
浅出,复杂技术形象化,难懂理论简单化,多用插图、 aGb.
Lh9
照片,增强直观性;力戒片面追求大而全,蜻蜓点水、 y[6&46r7D
面面俱到;要重点明确,特色突出,重视深度开发; ggc?J<Dv
技术含量要高,可读性要强 。农业科技图书只能稳销、 1D p@n
慢销,细水长流,出版不可过多过滥,要严格控制印 w/5^R
数,多印次,少印量,要坚持创新性,与时俱进,不 _G #"B{7
断及时补充更新,有前瞻性、新技术、新特点,修订 D"4&9"C U
旧内容,淘汰过时的东西,多出新版修订本,出原创 ;+34g6
本。尽管农村有些人喜欢买盗版书,但是面向农村市 V9u\;5oL
场的产品绝不是假冒、低档的代名词,真正的读者还 9zYiG3 d
是要买货真价实的有用图书。 bDBO+qA
2. 多元性。今天的农民是由多种多样的人群组成 NjN?RB/5
的,从事多种行业往往缺乏统一的组织形式,生活在 W#I:j: p
一家一户之中,是独立的单元经济。经营活动常常是 !]+Z%ed`%
以我为圈子,自得自乐。农民平时的生产,是以人力 ,M.!z@
和小型机械相结合的简单劳动,其教育程度、环境状
5!jNL~M
况、年龄性别、家庭状况、习惯偏好、文化心态,千 qlITQKGG
差万别,所需的图书也多种多样。某一品种图书,在 6F.7Ws<
全国范围来看,需求量不大,但是在某个地区,需求 :5<
9/
可能很大;某一品种图书,在某个地区来看,需求量 [ 5
2z ta
很小,但是全国需求量却很大,因地因时而异。农民 1] Q
2qs
购书往往目标分散,大都通过一家一户的个人一点一 P3tG#cJ
滴,多次零星购买而成,很难形成统一的批量购买, #0hNk%X=
不集中、不稳定、细水长流,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和多 U!?
gdX
样性,有很强的不确定性,不能形成统一的热点、稳 9<h]OXv
定的客户。农闲时购书多一些,农忙时购书少一些。 5}bZs` C
购书时精挑细选,反复比较,不惜花费时间。农村图 ds;cfj[
书市场受多种因素影响,变化快,常常不可预期,往 ;'QY<,p[e
往难以把握。现在信息渠道多,消息来源广,传播速 nVn|$ "r
度快,网络、电视、报刊、广播,因此,购书也常常 e ]o'i;I
跟着感觉流行走,也有一定的偶然性、随意性。男性 ywynx<Wg
偏于实用技术类图书:种植、养殖、机械加工,女性 =yX&p:-&
更喜欢生活、家居、艺术、烹饪、保健等消遣类图书, Wk
#h,p3
倾向性明显。人们所受教育程度愈高,图书消费的能 r>~d[,^$m4
力就愈强。不同层次的读者,购买不同层次的图书。 E8_Le
儿童购买童话故事类图书,学生购买名著、教学辅导 V!77YFen %
图书,新婚夫妇购买优生优育、怀孕胎教图书,老人 R{uJczu
购买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图书。文化程度较低的读者, Y%:0|utQC
则更喜爱通俗读物、故事传记文学等。25 ~ 40 岁的 ttFY
_F~S
青壮年人群是农村的主力军,也是农村图书消费的主 5b1uD>,;y
要群体,购书品种较杂,他们大都希望通过读书,获 aq+IC@O
得比别人高的追求。特别是农村进城青年,他们眼界 lkH;N<U
开阔,兴趣广泛,紧跟潮流,精神需求旺盛,爱挣钱 E\~ KVn
更爱花钱,对快节奏的城市文化耳濡目染,祈盼渴求 `k]!6osZo
融入城市生活,具有超前的消费观念,对图书具有多 ITIj=!F*
种需求的特点。图书需求往往是一种动态的需求,随 E? eWv)//
着时间变化,而在不断地变化,并不像柴米油盐一般 `1bX.7K43
的物质产品,一成不变。 }?]yxa ~
3. 廉价性。当前,农民手中的资金相对有限,图 bro
书并非生活必需品。购书当然力求经济实惠,物美价 [~c'|E8Q
廉,追求高性价比。图书价格是价值的反映,买什么 3'*%R48P`
书,农民往往首先看定价,图书价格是影响农民购书 <o!&Kk 9
的重要因素。他们很多囊中羞涩,对定价非常敏感, hr4ye`c j
承受能力低,希望买到的图书,货真价实,物有所值, |\|)j>[i
期望以最少的付出,换来最大回报。对现有图书定 lI_Yb:
价,近几年来很多人持有怀疑态度,认为标价高,注 b>=Wq
水多,一般每本可接受的黄金价格为10 元左右,定 M'zS7=F!:
价20 元、30 元,超出一般的购买力,他们要认真掂 >q@Sd
量,讨价还价。一旦超过了心理预期,往往选择放弃。 5 k%9>U%$
据报道,在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中,对于购买一本200 MiH}VfI
页左右的文学类简装本,70.6% 的国民能接受的价格 S=H_
9io
集中在5 至20 元。2008 年为可接受的价格是11.6 元, 6w"( y~c1
2009 年为能接受的平均价格是11.17 元。因此编辑出 FaE #\Q
版农民需求的图书,要制定适合农民的价格体系,选 @D~+D@i$TW
题制定后要认真考虑价格因素,要注意细节,把握到 DwmU fZp
位,力求物美价廉,价格适中,性价比高;要严格控
'nWs0iH.
制生产成本,精打细算,用足版面,少留空白,不过 HXfXb^~
度包装,不追求装帧设计,不超重出版,摈弃奢华漂亮, 9/1+BQ
缩减成本,拉低价格;宜用32 开本,便于陈列收藏, $dh4T";
少用16 开本,更不要用异型本;要切实改变农业科 Zxc7nLKF~
技图书写作学究化、学术化的文风,动不动就出系列 *Ht*)l?
书、全书、丛书、套书、文库、盒装、线装、精装的 J4v0O="
现象;图书是内容的产品,要改变片面追求形式主义, #3K,V8(
注重表面文章,缺乏扎扎实实内容来支撑。保证农民 gZl w
以最少的钱,买最好的书。
[AZaT
4. 便利性。农民大都远离城市,居住分散,信息 \DU^idp#
闭塞,是生活在最基层的庄户人家,销售的终端末梢。 KU|BT.o8
农村图书市场大都集中在县城集镇,延伸网点少,销 xD GS`U
售周期长。图书有很强的地域性,我国疆土宽广,南 0vuKGjK
北差异巨大,各地的环境大不相同,所需要的图书五 guOSO@
花八门,多种多样。农村书店,辐射面一般都不会太 r}0C8(oq
大,主要辐射到周边的读者群。农村的读者往往到当 MziZN^(
地的县城、附近的社区,就近购买需要的图书,省时 AR~$MCR]"k
省力。现在,尽管可以到外地邮购,可以通过网络购 Np<s[dQ
书,但一般的读者限于条件,还是喜欢亲自到书店选 #CA%]*l*F
购,可以随见随买随读。集市是农民采购日常生活消 ur<eew@8@i
费品的主要场所,购书便利也是其中条件之一,尽管 y(nsyA
现在发行格局在变,但是农民的文化需求只能越来越 6Z&u
强,不会减弱。因此,书店要尽力把图书铺到基层, VP%i1|XZJ
让农民实现零距离无缝对接,农民更喜欢看得见、摸 ]osx.
得着、叫得应的实体书店。 %7 v@n+Q
5. 即时性。农民购书一般都希望有立竿见影的效 1%spzkE 3P
果,需要时,立即买来比照书上讲述去做,就能马上 kg:
uGP9
解决问题,水到渠成。他们一般没有藏书,没有积累, 6UW:l|}4#2
遇到问题时,就匆匆忙忙到书店选购。他们一般不注 Fu4EEi
重图书的出版社是否权威,不留心图书的作者是否有 9Ue7
~"=
名。农产品价格的高低,是农民购买图书变动的重要 &^7uv0M<y
因素,什么产品能卖好价钱,就买什么方面的图书。 uR:=V9O
市场是效益的中心,收益是他们的最终追求,他们往 /X^3=-{8
往因市种植,因价上市。农民理性购买多于冲动性购 +an^e'
买,对图书出版时间是很关注的,农业图书是时效性 7AO3-;
l]
很强的产品,不能搞几年一贯制,年年重印年年发, ^{*f3m/
要持续不断关注“三农”新变化,紧跟新政策,捕捉 ]oeuIRyQ
新动向。图书是信息很强的产品,常常不容等待,机 2Za,4'
会不容人,农业生产季节性非常强,节气不等人,农 J,0pe\5
民到书店买书,很多是有备而来,有货即买,不等不 w;c#drY7S
待;如果断货,则会丧失机会,书店应充分把握及时 @>G&7r:U
性,早备货,早上架,让适销对路、应时应季的图书 E
{KS a
顺畅而动,不要变成马后炮,做无效劳动。 o"#TZB+k
二、农村图书消费如何突破瓶颈 z_Wm
HB
根据农民这些图书消费的这些特点,我们行政主 }B=qH7u.K
管部门、图书出版发行应该认真研究,有针对性地采 Yn4)Zhkk
取措施,有的放矢。那么,采取怎样的办法和策略, YWRE&MQ_
才能让农村图书消费突破瓶颈,走出困境呢? p2x1xv
我以为,当前,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w=D%D8 r2
1. 职能部门要实行问责制,切实负起责任,为农 $
xA J9_2P
村图书发行保驾护航,健全文化市场的长效监管机制。 UV']NHh
基层的执法管理水平直接关系着当地文化繁荣兴旺程 ~llMrl7
度。农村图书市场既要敢管又不能管得太死,一定要 lH)em.#
让有文化的人管文化。文化管理是政策性很强的工作, ~|'y+h
89
需要不断学习,掌握政策,绝不能安排一些临时人员 O}MZ-/z=o~
滥竽充数,有些地方对文化管理十分不重视,或视为 w3<"g&n|
可有可无的软任务,喊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组织 xY2}Wr
j,
队伍建设差,管理政策水平低,管理文化无文化;或 ~mK-8U4>K,
执法人员不作为、乱作为,盗版书识别不清,视盗版 Ni!;-,H+E
书为正版书,视正版书为盗版书;或不监管、监管不力, +~
3w5.8
把监管当做谋私的工具,这些都是需要认真改正的。 k%]DT.cE
有的出版社为了维/权,花费了很多人力、物力、财力, UXwB$@8
查证盗版书,但由于地方保护主义,不得不选择放弃, dv'E:R(a
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有的书店竟是清一色的盗版书, B)rr7B
某些书在一些农村县区很难买到正版书,这是一个不 =@JS88+
争的事实,致使一些农村图书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盗 PW*;S p
版图书大行其道,越来越猖狂,占领较大的市场份额, n</k/Mk}
整个产业面临走下坡路的危险,这是特别应当重视的 VX;zZ`BJ
现实问题。根据“一法七条例”的规定,一次经营非 p,w|=@=
法、盗版出版物100 册以上的,要吊销其营业许可证, )
\-96 xd
但这执行起来,难度不小,全国各地又有多少家书店 w53z*l>ek
受到吊销呢?认真执行,并非易事。在2010 年举办 cophAP
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中,其中农民对版权的认知度最 }F{C= l2
低,仅为57.3%,低于其他群体。图书市场出现重大 HkdN=q
问题的,要追本溯源。要严格执法管理,提高执法效 G(As%r]
率,严管各个环节,一抓到底。 #7] o6
2. 出版部门要把农村出版发行当做一项事业来做。 GG_^K#*
农村出版发行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一定要切 z|3`0eWIG
实足够重视。出版社要深入了解农村读者的真实心态,
,v*p
洞察消费者的心理,搞好出版策划,好选题绝不是在
!@pV)RUv7
办公室想出来的,什么样的选题,符合农民读者的口 *Mwfod
味?要问技于民,求教于民。耳目关塞,闭门造车, 4`8IFK
必然会没有市场,丧失市场。农村图书需求广,品种多, #dZ/UM(u
影响因素多,变化快,绝不可能靠零敲碎打,小打小 to&N22a$
闹解决问题。农业图书往往亏本,一些出版社过多的 F_nZvv[H?
追求经济效益,因此对“三农”图书不积极、不主动, \5Vp6^
推一推,动一动,喊得多,做得少,闭门造车,选题 t=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