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 \_@09=
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 年/8 月/12 日/第001 版 AJh w
p`b"-[93
河北省辛集市科技书店一员工致信本报—— ;nep5!s;<
l=
=``
农民购书有五大特点 盗版不容忽视 8$")%_1]
Z>QF#."m
张玉琢 Sh/T ,
hBS.a6u1'd
编者按: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13 亿人口中,农民占9 亿。农村图书市场是一个巨大的市 cc,^6[OH@
场。但是,这个图书市场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简单,只要每人投入1 元,就有9 亿元的销售量。 'Q| M'5'
它只能是一个潜在的、亟待开发的原始市场。9 亿农民的文化需求要转化成购买力,是需要很多
FG6h,7+
客观条件的,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而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了解农民最喜欢什么书,最需 =d".|k
要什么书。日前,在当地创办得有声有色、深受农民欢迎的河北省辛集市科技书店员工张玉琢致 PPb7%2r
函本报,说出他经过调查后发现的农民购书的一些特点,本报特此选登,相信这样的调查和总结 0"kbrv2y
对从事农村图书出版和发行的同志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D?;"9e%
农民购书有其特殊性,不能混同于一般的读者,不能把城市里的销售需求、销售模式,完全 XRcq hv
照搬到农村,农村图书市场自有其独有的运作特性。因此,研究一下农民图书消费的特点,准确 M9!HQ
地为农民提供真正需要的精神食粮,满足时代的变化,让农民确确实实买得起、读得懂、用得上, {_7i8c<s=
这是需要持续探讨的问题,很有现实意义。经过调查,笔者发现,农民购书注重以下“五性”。 sx7eC
一是实用性。农民购书的首位条件是实用可靠,尤其会选农业科技方面的图书。其购书的目 ?3nR
的是解决自己生产或经营中遇到的问题,求得个人生存、事业的发展,从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ib5*4!
启发或办法,增产增收,致富发家。因此,农业科技图书选题要贴近实际、贴近农民,针对性要 6g|*`x{
强,内容要集中。要抓住关键点,少讲为什么,多讲怎么办,避免太多的理论、冗长的分析。有 ,5i` -OI
新技术、新做法、新特点,技术含量高,可读性强,便于应用掌握,从而取得现实收益成效。 d ^^bke$~
二是多元性。农民是由多种多样的人群组成的,从事多种行业,多种活动,生活在一家一户 4lr(,nPRD
之中,是独立的单元经济。由于其文化程度、环境状况、年龄性别、经济水平千差万别,所需的 GGNvu)"
图书也千差万别。他们农闲时购书多一些,农忙时购书少一些;购书时精挑细选,反复比较,不 n"c)m%yZ
惜花费时间。男性多偏于技术类图书:种植、养殖、机械加工,女性更喜欢生活、家居、艺术、 Bzkoo J
烹饪、保健,倾向性明显。书店要根据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层次,不同的特点,不断调整品种结 S)cLW~=z
构,才能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要。
3L<wQ(
三是廉价性。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从事着最传统的产业,竞争能力差,利润率低, I9/W;#
*~
可供农民随意支配的资金有限,决定了他们必须以节俭型为主。迫于生存的压力,农民购书还不 DnC{YK
会被列为首选,图书并非生活必需品,缺乏刚性需求。因此,农民购书更是力求经济实惠、物美 ?{/4b:ua
价廉,追求高性价比。买什么书,他们往往首先看定价,图书价格是影响农民购书的重要因素。 E
)TN,@%
他们往往只有在急需时,才舍得花钱购买。一般每本可接受的黄金价格为10 元左右。定价20 元、 / :
L ?~
30 元的图书,他们要反复掂量,慎重考虑,常常会望书兴叹,讨价还价,一旦超过了心理预期, 6VS4y-N
他们往往选择放弃。 wG~`[>y (
四是便利性。在农村,任何一个书店的辐射面一般不会太大,主要辐射到周边的读者群。农 wP6
Fl L
村的读者往往到当地的县城、附近的社区就近购买需要的图书,直接、准确、快捷,省时省力。 3vuivU.3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现在,尽管可以邮购及网络购书,但一般的农民读者限于条件,还是喜欢 QN
#U)wn:
传统的购书形式,喜欢亲自到实体书店当面选购,因为可以随见、随买、随读。 "3Uv]F
农村的读者专门去外地购书是不多见的。集市是农民采购日常生活消费品的主要场所,购书 J3e96t~u
便利也是其中条件之一,因此,要把图书尽力铺到终端去,让农民实现零距离接触。 !Fca~31R'
五是即时性。农民购书一般都希望有立竿见影的效果,需要时,立即买来比照书上的讲述去 Wi*.TWz3
做。他们一般没有藏书,没有积累,遇到问题时,就匆匆忙忙到书店选购。他们一般不注重图书 M$y+q
^
的出版社是否权威,不留心图书的作者是否有名。农产品价格的高低,是农民购买图书的重要因 Gr7=:+0n|P
素,什么农产品能卖好价钱,就买什么方面的图书。 FG%X~L<d,)
此外,由于种种原因,图书发行渠道不畅,图书定价偏高,农村的一些地方,盗版图书盛行, e5* ni/P
不仅有街头游商小贩摆摊叫卖,还有一些有规模的书店公然把盗版书摆上了柜台货架,毫无顾忌 uD}2<$PP
地推销出售,这是十分值得关注的动向。盗版书对农民具有相当的诱惑力。一些农民到书店买书, S]bmS6#
指名道姓要购买盗版书,这给正版经营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比如,商务印书馆的《现代汉语 fmQ_P.c
词典》定价78 元,盗版卖15 元;《新华字典》定价16 元,盗版卖3 元、5 元……盗版的出现, -K
q5i
让一些农村读者按定价买书感到诧异、惊奇,甚至觉得吃亏,这是非常不正常的现象,希望能引 BcL{se9<
起有关管理部门的重视。 \#f<!R4
~<O7$~
kjg~n9#T
———————————————————————————————————————————————————— :y
Ro3c
4 8:>NW
中国出版 KV]X@7`@
CHINA PUBLISHING JOURNAL “ 建设新闻出版强国” 专栏 wLi4G@jJ
《中国出版》 &,}j#3<
CHINA PUBLISHING JOURNAL 3 jGWkby0
2011 年5 月上18 JW{rA6?
农村图书发行突破症结走出困境的思考 Y'1S`.
q)Lu_6 mg
——一位民营书店经营者来自农村第一线的报告 gbI^2=YT'
q"%_tS
文/ 张吉响 XlV0* }S
5>CEl2mSl
我在河北省辛集市经营着一家民营科技书店。自 U7K,AflK?M
1989 年创业至今已走过22 年,书店品种从最初的几 zDw5]*R
十个到现在的几万个;经营位置从市区偏僻一隅到繁 m+b):
华闹市中心的黄金地带;创办规模从租赁10 平米蝇 24E}<N,g
头小店到自购800 平方米的书店大楼。这些年来,为 ?%O(mC]u&
了办好这个科技书店,我历尽坎坷、艰难,苦辣酸甜, @Fluc,Il
一言难尽,书店在长期坚守中逐渐得到了读者的认可, syWG'(>
同行的赞誉,多次获得石家庄市文明书店称号。我是 `7 vHt`
农民的儿子,在为“三农”服务中,对农村图书出版 O#F
发行有所思考,有所记录,现在不揣浅陋,回顾梳理, B|R@5mjm
分析提炼,写成小稿,以期抛砖引玉,对研究我国农 Q9~*<I> h;
村图书发行有所启发,有所帮助。 gYNjzew'
农村图书市场是一个巨大的蓝海市场。但是, 这 =:&ly'QB&
个图书市场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简单:每人只要购买 1$D_6U:H0
1 元钱的图书,全国就有9 亿元的销售量;每一个行 GNgKo]u
政村只要购买一个出版社的1 本书,这个社就能卖出 +b.g$CRr
64 万册书。现实生活不是简单的加法和乘法,它只 W?qmp|YD
能是一个潜在的、亟待开发的原始市场。9 亿农民的 T^Y([23
文化需求要转化成现实购买力,是需要一定的客观条 "Om=N@?
件的,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图书是以文化为内容 [h^2Y&Au5
的信息产品,不同于一般的物质产品。农民购书有其 q@Zn|NR
特殊性,不能混同于一般的读者,不能把城市里的销 M^O2\G#B
售经验、销售策略、销售模式,一成不变地照搬到农 9f2UgNqe9
村。农村图书市场自有其独特的运作特性,必须要有 *C5R}9O5
适合农民特征的销售策略和办法。 G~Hzec{#tg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13 亿人口中,农民占9 ;1:Js0=;
H
亿,农民收入增长迟缓,经济水平薄弱,这是中国当 eFaO7mz5V%
前最基本的国情。图书作为非生活必需品,其购买力 <D:.(AUeO
相对较弱。 "]
"|"0#i
尽管现在我国已是世界上第一出版大国,每年出 q|j2MV5#g
版各类图书达20 余万种,2009 年达到30.2 万种[1]。 |bq$xp
然而,绝大多数的图书只能到达大中城市,农村“买 (a[y1{DLy
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依然很严重;已出版 v9:9E|,U+
的大量图书也并非尽如人意,与农村脱节,生搬硬套, _kj wFq
抑制了购书的积极性。一些出版部门选题重复,内容 le1}0L
雷同,同质化严重,毫无节制地跟风逐浪,致使很多 ur3(HL
图书停滞在发行的链条上,最后只能报废化浆处理。 C69q&S,
长期以来,农村发行一直是中国书业的薄弱环节, [NaN>BZ?
虽然有关部门三令五申要加强农村发行,至今仍没有 HW=C),*]cR
妥善解决。然而,农村经济决不会停留在一个短板 !
qv ea,vw
上,随着国家强农惠农的政策不断出台,投入不断加 6eT5ktf
大,农村图书市场一定会呈现出一种崭新局面。 因此, 7({]x*o*%
研究一下当前农民图书消费的特点,及时准确地为农 ]ro*G"-_1#
民提供真正需要的精神食粮,让“三农”图书不再成 Hc>m;[M)l
为最稀缺的商品,叫农民读者确确实实地买得起、读 '_GrD>P)-
得懂、用得上,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gG]Eeu+z
当今,农村图书市场最主要消费是中小学生教辅 xfpa]Z
用书,品种集中,数量众多,物流畅通,利润丰厚, @CTgT-0!
潜力巨大,通过市场就比较容易解决。我们这里所说 [Grxw[(_:
的文化需求主要是指保证农民文化基本需求的衣食住 Yn@lr6s
行、生产生活一般性普通读物用书。这是多年来农村 T+*%?2>q"
“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症结,也是当前农村 :K-~fA%kt?
图书发行的难点和重点。 6%t1b M
a
一、农民的一般性读物用书消费的特点 Q?nN!eT
1. 实用性。农民购书首位的条件,当选实用可靠, o<[#0T^K
尤其是农业科技方面图书。其购书的主要目的是排忧 byLft1
解难,从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启发、办法,增产增 |_] Q$q[[%
收,致富发家。现在农村已是市场经济,应让市场指 b:Wm8pp?
导种什么,怎么种,如何收?农民劳动生产不仅要满 8kU!8^mH
足自身生活需要,更要满足创造收益,获得利润,积 xCg52zkH#
累财富,因此,农业科技图书选题要贴近实际、贴近 C"!gZ8*\!9
生活、贴近需要,针对性要强、时效性要强,主题要 ox(j^x]NC
明确,内容要集中;要细分市场,抓住关键点,写深 o9JMH.G
写透,深入浅出,举一反三;要针对农民文化程度不 jE}3
3"
高的特点,少讲为什么,多讲怎么办,避免太多的理论、 { vKLAxc
冗长的分析、繁琐的论证,力求写得具体生动,深入 &^#VN%
{
浅出,复杂技术形象化,难懂理论简单化,多用插图、 C1jHz
照片,增强直观性;力戒片面追求大而全,蜻蜓点水、 ]b\yg2
面面俱到;要重点明确,特色突出,重视深度开发; /DK"QV!]s
技术含量要高,可读性要强 。农业科技图书只能稳销、 q?4p)@#
慢销,细水长流,出版不可过多过滥,要严格控制印 mzeY%A<0^
数,多印次,少印量,要坚持创新性,与时俱进,不 -n=^
U
断及时补充更新,有前瞻性、新技术、新特点,修订 - db_E#
旧内容,淘汰过时的东西,多出新版修订本,出原创 Ont%eC\
本。尽管农村有些人喜欢买盗版书,但是面向农村市 P+s!|7'
场的产品绝不是假冒、低档的代名词,真正的读者还 `}(b2Hc>
是要买货真价实的有用图书。 nSW=LjrO~<
2. 多元性。今天的农民是由多种多样的人群组成 Jz7!4mu
的,从事多种行业往往缺乏统一的组织形式,生活在 eCqHvMp
一家一户之中,是独立的单元经济。经营活动常常是 7[> 6i
以我为圈子,自得自乐。农民平时的生产,是以人力 XiL~TCkx4
和小型机械相结合的简单劳动,其教育程度、环境状 b\3Oyp>
况、年龄性别、家庭状况、习惯偏好、文化心态,千 |2RC# ]/-Y
差万别,所需的图书也多种多样。某一品种图书,在 ?98("T|y;
全国范围来看,需求量不大,但是在某个地区,需求 ,eTUhK
可能很大;某一品种图书,在某个地区来看,需求量 ~rDZ?~%
很小,但是全国需求量却很大,因地因时而异。农民 I(V!Mv8j
购书往往目标分散,大都通过一家一户的个人一点一 lwrCpD.
滴,多次零星购买而成,很难形成统一的批量购买, t; 4]
cg:_
不集中、不稳定、细水长流,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和多 ,quoRan
样性,有很强的不确定性,不能形成统一的热点、稳 ?)kG A$m#
定的客户。农闲时购书多一些,农忙时购书少一些。 L;*ljZ^c
购书时精挑细选,反复比较,不惜花费时间。农村图 i(AT8Bo2
书市场受多种因素影响,变化快,常常不可预期,往 |.F$G<
往难以把握。现在信息渠道多,消息来源广,传播速
1Md
度快,网络、电视、报刊、广播,因此,购书也常常 \MbB#
跟着感觉流行走,也有一定的偶然性、随意性。男性 ^su<uG<R
偏于实用技术类图书:种植、养殖、机械加工,女性 6
G
#}Q/
更喜欢生活、家居、艺术、烹饪、保健等消遣类图书, jzDuE{
倾向性明显。人们所受教育程度愈高,图书消费的能 :+qF8t[L
力就愈强。不同层次的读者,购买不同层次的图书。 d Vj_8>
儿童购买童话故事类图书,学生购买名著、教学辅导 l5zS
图书,新婚夫妇购买优生优育、怀孕胎教图书,老人 W8ouO+wK
购买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图书。文化程度较低的读者, *A"~m!=
则更喜爱通俗读物、故事传记文学等。25 ~ 40 岁的 `-(|>5wWS
青壮年人群是农村的主力军,也是农村图书消费的主 {U1?Et#
要群体,购书品种较杂,他们大都希望通过读书,获 =T(6#"
得比别人高的追求。特别是农村进城青年,他们眼界 Oy%''+g
开阔,兴趣广泛,紧跟潮流,精神需求旺盛,爱挣钱 N>XS=2tzN
更爱花钱,对快节奏的城市文化耳濡目染,祈盼渴求 M-1ngI0H;
融入城市生活,具有超前的消费观念,对图书具有多 $})g?Q
种需求的特点。图书需求往往是一种动态的需求,随 fz\9 S
着时间变化,而在不断地变化,并不像柴米油盐一般 r[BVvX/,F
的物质产品,一成不变。 t"=
E^r
3. 廉价性。当前,农民手中的资金相对有限,图 l8I /0`_
书并非生活必需品。购书当然力求经济实惠,物美价 [<%H>S1
廉,追求高性价比。图书价格是价值的反映,买什么 swK-/$#
书,农民往往首先看定价,图书价格是影响农民购书 bmfI~8
的重要因素。他们很多囊中羞涩,对定价非常敏感, G&i!Hs
承受能力低,希望买到的图书,货真价实,物有所值, '
0J1vG~c
期望以最少的付出,换来最大回报。对现有图书定 (#Wu#F1;
价,近几年来很多人持有怀疑态度,认为标价高,注 g]4(g<:O
水多,一般每本可接受的黄金价格为10 元左右,定 1DE1.1
价20 元、30 元,超出一般的购买力,他们要认真掂 qAn! Rk A
量,讨价还价。一旦超过了心理预期,往往选择放弃。 ;A]@4*q
据报道,在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中,对于购买一本200 pi
Z[Y
5OE
页左右的文学类简装本,70.6% 的国民能接受的价格 {@+Ty]e
集中在5 至20 元。2008 年为可接受的价格是11.6 元, MCS8y+QK
2009 年为能接受的平均价格是11.17 元。因此编辑出 Y
zh"1|O
版农民需求的图书,要制定适合农民的价格体系,选 ;D:9+E<>a
题制定后要认真考虑价格因素,要注意细节,把握到 0\[Chja
位,力求物美价廉,价格适中,性价比高;要严格控 @)|C/oA
制生产成本,精打细算,用足版面,少留空白,不过 E^.n c~
度包装,不追求装帧设计,不超重出版,摈弃奢华漂亮, EB2w0a5
缩减成本,拉低价格;宜用32 开本,便于陈列收藏, ^Pbk#|$rU
少用16 开本,更不要用异型本;要切实改变农业科 4)@mSSfn.
技图书写作学究化、学术化的文风,动不动就出系列 Nd$W0YN:
书、全书、丛书、套书、文库、盒装、线装、精装的 WU
quN
现象;图书是内容的产品,要改变片面追求形式主义, MUTj-1 H6)
注重表面文章,缺乏扎扎实实内容来支撑。保证农民 X$ s:>[H
以最少的钱,买最好的书。 iPd[l{85Z
4. 便利性。农民大都远离城市,居住分散,信息 t=Xv;=daB
闭塞,是生活在最基层的庄户人家,销售的终端末梢。 *h'=3w:G
农村图书市场大都集中在县城集镇,延伸网点少,销 SZ,YS
4M
售周期长。图书有很强的地域性,我国疆土宽广,南 0w)^)
北差异巨大,各地的环境大不相同,所需要的图书五 |y0(Q V
花八门,多种多样。农村书店,辐射面一般都不会太 l:j4Ft 8
大,主要辐射到周边的读者群。农村的读者往往到当 CDP
U\ZG
地的县城、附近的社区,就近购买需要的图书,省时 N'^&\@)xiU
省力。现在,尽管可以到外地邮购,可以通过网络购 {OXFN;2
书,但一般的读者限于条件,还是喜欢亲自到书店选 M}yDXJx
购,可以随见随买随读。集市是农民采购日常生活消 ,q}MLTSi
费品的主要场所,购书便利也是其中条件之一,尽管 r [4tPk
现在发行格局在变,但是农民的文化需求只能越来越 H@q?v+2
强,不会减弱。因此,书店要尽力把图书铺到基层, =p*]Az
让农民实现零距离无缝对接,农民更喜欢看得见、摸 U*22h` S
得着、叫得应的实体书店。 AS
=?@2 q
5. 即时性。农民购书一般都希望有立竿见影的效 N+Y]s
t+
果,需要时,立即买来比照书上讲述去做,就能马上 6LalW5I
解决问题,水到渠成。他们一般没有藏书,没有积累, I aGq]z
遇到问题时,就匆匆忙忙到书店选购。他们一般不注 BI3@|,._N
重图书的出版社是否权威,不留心图书的作者是否有 LIcM3
_.
名。农产品价格的高低,是农民购买图书变动的重要 Lv|q
因素,什么产品能卖好价钱,就买什么方面的图书。 lu<xv
市场是效益的中心,收益是他们的最终追求,他们往 \.-}adKg
往因市种植,因价上市。农民理性购买多于冲动性购 0`X]o'RxS
买,对图书出版时间是很关注的,农业图书是时效性 Nv(9N-9r
很强的产品,不能搞几年一贯制,年年重印年年发, $,,op(
要持续不断关注“三农”新变化,紧跟新政策,捕捉 )n2 re?S
新动向。图书是信息很强的产品,常常不容等待,机 y+"X~7EX
会不容人,农业生产季节性非常强,节气不等人,农 %Z):>'
民到书店买书,很多是有备而来,有货即买,不等不 )iYxt:(,
待;如果断货,则会丧失机会,书店应充分把握及时 *=(lyx_O
性,早备货,早上架,让适销对路、应时应季的图书
/H8g(
顺畅而动,不要变成马后炮,做无效劳动。 gDQ1?N'8{t
二、农村图书消费如何突破瓶颈 H."EUcE{
根据农民这些图书消费的这些特点,我们行政主 9y<*8bI
管部门、图书出版发行应该认真研究,有针对性地采 ,.kha8v
取措施,有的放矢。那么,采取怎样的办法和策略, 9~p[
才能让农村图书消费突破瓶颈,走出困境呢? 555XCWyrC
我以为,当前,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W3MU1gl6k{
1. 职能部门要实行问责制,切实负起责任,为农 -_1>C\h"
村图书发行保驾护航,健全文化市场的长效监管机制。 wE? 'Cl
基层的执法管理水平直接关系着当地文化繁荣兴旺程 8=NM|i
度。农村图书市场既要敢管又不能管得太死,一定要 KwPOO{4]g
让有文化的人管文化。文化管理是政策性很强的工作, gj*+\3KO@a
需要不断学习,掌握政策,绝不能安排一些临时人员 B" !l2
滥竽充数,有些地方对文化管理十分不重视,或视为 j!U-'zJ
可有可无的软任务,喊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组织 a-=8xs'
队伍建设差,管理政策水平低,管理文化无文化;或 7UdM
执法人员不作为、乱作为,盗版书识别不清,视盗版 /ro=?QYb
书为正版书,视正版书为盗版书;或不监管、监管不力, n/+.s(7c
把监管当做谋私的工具,这些都是需要认真改正的。 m9.{[K"
有的出版社为了维/权,花费了很多人力、物力、财力, mj9 <%P
查证盗版书,但由于地方保护主义,不得不选择放弃, ] lr
Wgm
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有的书店竟是清一色的盗版书, {]%0lf:
某些书在一些农村县区很难买到正版书,这是一个不 n[G &ksQI
争的事实,致使一些农村图书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盗 \l9qt5rS
版图书大行其道,越来越猖狂,占领较大的市场份额, 2/"u5
整个产业面临走下坡路的危险,这是特别应当重视的 Dey<OE&
现实问题。根据“一法七条例”的规定,一次经营非 :I+Gu*0WD
法、盗版出版物100 册以上的,要吊销其营业许可证, G+X
Sfr
但这执行起来,难度不小,全国各地又有多少家书店 xa <UM5eI
受到吊销呢?认真执行,并非易事。在2010 年举办 xlA$:
M&
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中,其中农民对版权的认知度最 n)^i/ nXb'
低,仅为57.3%,低于其他群体。图书市场出现重大 vUohtS*
问题的,要追本溯源。要严格执法管理,提高执法效 [8T^@YN
率,严管各个环节,一抓到底。 3NqN\5B:
2. 出版部门要把农村出版发行当做一项事业来做。 :9QZPsL
农村出版发行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一定要切 I'uSp-Sfy
实足够重视。出版社要深入了解农村读者的真实心态, 2zs73:z
洞察消费者的心理,搞好出版策划,好选题绝不是在 nlW +.a[
办公室想出来的,什么样的选题,符合农民读者的口
|4B:<x
味?要问技于民,求教于民。耳目关塞,闭门造车, 7ccO93Mz
必然会没有市场,丧失市场。农村图书需求广,品种多, <Bw^!.jAF
影响因素多,变化快,绝不可能靠零敲碎打,小打小 7Rd'm'l)
闹解决问题。农业图书往往亏本,一些出版社过多的 X!9 B2w
追求经济效益,因此对“三农”图书不积极、不主动, {bJ`~b9e
推一推,动一动,喊得多,做得少,闭门造车,选题 #,"
:vr
不深入、计划无保证,应付汇报检查,追求花样文章 4nh>'v%pD
等等,都是需要克服的。有的即使出版了读者需要的 FB{KH .
图书,但或发行不力,或定价偏高,也送不到目标读 W g02 A\
者手中。出版社要充分担当起应有的社会责任,改变
X]wRwG
出版只为赚钱的观念,让农民买到需要的书。 3'cE\u
3. 国有书店要放下架子,投身市场,适时求变, &6ZD136
适应市场潮流。过去多年,农村的新华书店独自担负 ]pH-2_
着农村发行的任务,为发展文化、繁荣文化作出了贡 e[&L9U6GW-
献,已获得了广大读者的认可,现在这些新华书店大 %M7` Hwu
都处在当地人口密集的商业中心地带,自有雄厚的房 KG|n
产资源、宽大的商业用房,具有地利的优势。但是今 FaDjLo2'o
天他们靠教材利润的幸福日子已渐行渐远,许多人感 LR".pH13
叹今不如昔。至今,对农村一般书经营往往喊得多、 mP0yk|
做得少,缺乏应有的重视程度。一些新华书店缺乏市 nV -mPyfL8
场观念,员工无积极性,吃大锅饭,闭关自守,安于
59"UL\3
现状。不注重门市图书零售,图书品种少,服务态度 D ,o}el
差,不能面向读者,门市营销常常处于亏损状态。在 3|'>`!hb
教学辅导书上多有行动,多有表现,经营场地却用于 5hQE4/hH
出租,收取租金,与市场距离较远。这种状况亟待改 #~C]ZrK
变。应该精耕主业,投身市场,适时求变。 TFkZp e;
4.要重视农村民营书店的建设和发展。渠道为王, xI($Uu}S
终端制胜。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民营书店作为图书发 A
Q'J9
行的新生力量,这些年一直蓬蓬勃勃,成长迅速。据 /5Oa,NS7
2009 年我国新闻产业分析报告介绍,民营集个体零 Cjc6d4~
售网已达104269 处,而新华书店为9953 处,其比例 Rb%8)t
x
大于10:1[2]。由于较强的市场适应能力,农村民营书 v(ZYS']d2
店离农村最近,离农民最近。他们熟悉地域文化,知 YoBPLS`K
晓农民消费习惯,是农民看得见、摸得着、叫得应的 tjdaaN#,V
书店。这些星罗棋布的民营书店拾遗补阙,见缝插针, VQ7
*Z5[1
无孔不入,遍地开花,为农村一般书的发行,满足农 L?WFmn
民需求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为发展农村文化做着 B9NWW6S
不可磨灭的贡献。当然这些书店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gG*X^U
o
有的经营盗版书,有的经营的图书品位不高,但只要 19E8'@
认真加强管理,不断引导、帮助,是完全可以克服的。 ZWc]$H
?
对他们需要赏罚分明,该表扬的要大力表扬,该处罚 tt0f-:#
的要坚决处罚,该停业的就要坚决叫其停业,不留后 ykV
5
患。对那些屡教不改,多次违规违法的,一定叫其整 eHn7iuS8
顿停业,不能一罚了事,依然叫他们我行我素,要提 ;C3US)j
高违法者的成本代价,杜绝不断违法、多次违法,改 <vONmE a
变盗版书充斥市场的局面。多管齐下,多渠道并行, VGpWg rmHk
才能培育和发展农村图书市场。 __|+w<]
5. 管好图书批发企业。一般来说,农村书店经营
}
bdmomV
的图书大都是从当地省会、或地区批发市场购进的。 .QZaGw=,z
进货渠道主要如下:一是从当地城市里的批发市场批, W-?()dX{
有些批发市场监管不力,有些批发户阳奉阴违,真中 _qw?@478
掺假,给盗版书留下一定的生存的空间;二是从省市 E5I"%9X0H
新华书店批发部批,这里图书品种多,门类全,但折 #xX5,r0
扣较高,特别令民营书店感到受排挤的是,折扣要比 i{`FmrPO~
同地的新华书店基层书店进货高出几个,滞货也不许
h*w%jdQ6
调换,所以民营书店一般都不会从新华书店进货;还 $a
]_w.@
有一些是从当地的盗版书商那里进的,他们或明或暗 }\\KYyjY
地生存着,有些盗版商有时还直接下乡送货,也有是 JM x>][xD
零售店找印刷厂直接订制的,情况复杂,值得注意。 _'{_gei_P
还有一些较大规模的民营书店也从外地进货,各种货 pe] A5\4c
色都有,要注意监管。 amOn
qH-(
农民、农村、农业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 60J;sGW
问题和焦点问题,新农村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三 :,'wVS8"]
农”问题不仅关系到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市场需求, H!5\v"]WB
而且关系到保障供给,社会稳定。建设出版强国,决 '>cKH$nVC}
不能离开占9 亿人口的中国农民。没有农村阅读能力 eZIhEOF
的提高,就没有整个国家阅读能力的提高。由于种种 95A1:A^t
原因,当前农村文化生活还是相对比较匮乏单调,农 AiEd!u.
民的阅读习惯和农村阅读群体亟待培养、提高。开拓 Xq_5
Qv
农村图书市场,扩大图书消费需求,满足农民的日益 ~Y|*`C_)
多样化、个性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已成为不可逆转的 mOy^vMa
历史潮流,大有可为。在这难得的机遇时期里,只要 @mw5~ +
我们站在时代的前沿,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不断 ^c^#dpn
奋发努力,农村图书发行一定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 k <=//r
广袤的农村市场一定会展现出十分诱人的蓝图,成为 Fcd3H$Na;
一派生机勃勃的热土。 lku[dQdk
(作者单位:河北辛集市科技书店) El.hu%#n*G
Ye2 {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