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29
a
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 年/8 月/12 日/第001 版 ;0"p)O@s04
p uOAt
河北省辛集市科技书店一员工致信本报—— ][?@))
S4O'N x
农民购书有五大特点 盗版不容忽视 fVvB8[(;~
fUKi@*^ZUa
张玉琢 bCfw,V{sce
oVAY}q|wU
编者按: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13 亿人口中,农民占9 亿。农村图书市场是一个巨大的市 T8t_+|(
G
场。但是,这个图书市场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简单,只要每人投入1 元,就有9 亿元的销售量。 UlD]!5NO
它只能是一个潜在的、亟待开发的原始市场。9 亿农民的文化需求要转化成购买力,是需要很多 )&px[Dbx
客观条件的,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而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了解农民最喜欢什么书,最需
I?R?rW
要什么书。日前,在当地创办得有声有色、深受农民欢迎的河北省辛集市科技书店员工张玉琢致 P9
yg
函本报,说出他经过调查后发现的农民购书的一些特点,本报特此选登,相信这样的调查和总结 bnzIDsw!Q
对从事农村图书出版和发行的同志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n=iL6Yu(
农民购书有其特殊性,不能混同于一般的读者,不能把城市里的销售需求、销售模式,完全 !,Uzt1K:
照搬到农村,农村图书市场自有其独有的运作特性。因此,研究一下农民图书消费的特点,准确 =zsA@UM0
地为农民提供真正需要的精神食粮,满足时代的变化,让农民确确实实买得起、读得懂、用得上, bmP2n
D6
这是需要持续探讨的问题,很有现实意义。经过调查,笔者发现,农民购书注重以下“五性”。 EK 8r V
一是实用性。农民购书的首位条件是实用可靠,尤其会选农业科技方面的图书。其购书的目 0wE)1w<C~
的是解决自己生产或经营中遇到的问题,求得个人生存、事业的发展,从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KQvIH!
启发或办法,增产增收,致富发家。因此,农业科技图书选题要贴近实际、贴近农民,针对性要 O'.sK pXe
强,内容要集中。要抓住关键点,少讲为什么,多讲怎么办,避免太多的理论、冗长的分析。有 *S= c0
新技术、新做法、新特点,技术含量高,可读性强,便于应用掌握,从而取得现实收益成效。 qGkD] L
二是多元性。农民是由多种多样的人群组成的,从事多种行业,多种活动,生活在一家一户 -\I".8"YE
之中,是独立的单元经济。由于其文化程度、环境状况、年龄性别、经济水平千差万别,所需的 U32&"&";c
图书也千差万别。他们农闲时购书多一些,农忙时购书少一些;购书时精挑细选,反复比较,不 )<K3Fz
Bs
惜花费时间。男性多偏于技术类图书:种植、养殖、机械加工,女性更喜欢生活、家居、艺术、 wSPwa,)7s
烹饪、保健,倾向性明显。书店要根据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层次,不同的特点,不断调整品种结 ;
8B)J<y
构,才能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要。 Sv>bU4LHf
三是廉价性。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从事着最传统的产业,竞争能力差,利润率低, Dkyw3*LCn%
可供农民随意支配的资金有限,决定了他们必须以节俭型为主。迫于生存的压力,农民购书还不 bdYx81
会被列为首选,图书并非生活必需品,缺乏刚性需求。因此,农民购书更是力求经济实惠、物美 ;N?raz2mEi
价廉,追求高性价比。买什么书,他们往往首先看定价,图书价格是影响农民购书的重要因素。 Eb~e=){
他们往往只有在急需时,才舍得花钱购买。一般每本可接受的黄金价格为10 元左右。定价20 元、 @3v[L<S{
30 元的图书,他们要反复掂量,慎重考虑,常常会望书兴叹,讨价还价,一旦超过了心理预期, |!6<L_31%
他们往往选择放弃。 sZh| <2
四是便利性。在农村,任何一个书店的辐射面一般不会太大,主要辐射到周边的读者群。农 .~AQxsGH
村的读者往往到当地的县城、附近的社区就近购买需要的图书,直接、准确、快捷,省时省力。 lHI?GiB@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现在,尽管可以邮购及网络购书,但一般的农民读者限于条件,还是喜欢 {b,#l]v
传统的购书形式,喜欢亲自到实体书店当面选购,因为可以随见、随买、随读。 Y'U]!c9
农村的读者专门去外地购书是不多见的。集市是农民采购日常生活消费品的主要场所,购书 P9f,zM-
便利也是其中条件之一,因此,要把图书尽力铺到终端去,让农民实现零距离接触。 n4A#T#D!t3
五是即时性。农民购书一般都希望有立竿见影的效果,需要时,立即买来比照书上的讲述去 Ox%.We5
做。他们一般没有藏书,没有积累,遇到问题时,就匆匆忙忙到书店选购。他们一般不注重图书 crlCN
的出版社是否权威,不留心图书的作者是否有名。农产品价格的高低,是农民购买图书的重要因 ]_js-+w6
素,什么农产品能卖好价钱,就买什么方面的图书。 pPH"6
此外,由于种种原因,图书发行渠道不畅,图书定价偏高,农村的一些地方,盗版图书盛行, >HRL@~~Z
不仅有街头游商小贩摆摊叫卖,还有一些有规模的书店公然把盗版书摆上了柜台货架,毫无顾忌 '7yVvd
地推销出售,这是十分值得关注的动向。盗版书对农民具有相当的诱惑力。一些农民到书店买书, W*WSjuFr2
指名道姓要购买盗版书,这给正版经营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比如,商务印书馆的《现代汉语 x%J.$o[<_
词典》定价78 元,盗版卖15 元;《新华字典》定价16 元,盗版卖3 元、5 元……盗版的出现, J
#) %{k_
让一些农村读者按定价买书感到诧异、惊奇,甚至觉得吃亏,这是非常不正常的现象,希望能引 v/G)E_
起有关管理部门的重视。 X%R )
BenUyv1d
U$m[{r2M
———————————————————————————————————————————————————— o |"iW" +
N@x5h8
中国出版 2t}^8
CHINA PUBLISHING JOURNAL “ 建设新闻出版强国” 专栏 W6&mXJ^3L
《中国出版》 [~5<['G
CHINA PUBLISHING JOURNAL fN_Ilg)t?5
2011 年5 月上18 t2Y2v2 J
农村图书发行突破症结走出困境的思考 ozUsp[W >
., =\/ C<
——一位民营书店经营者来自农村第一线的报告 f=cj5T:[
c2~oPUj
文/ 张吉响 AAc*\K
[kKg?I$D@B
我在河北省辛集市经营着一家民营科技书店。自 XCyAt;neon
1989 年创业至今已走过22 年,书店品种从最初的几 H[[#h=r0f
十个到现在的几万个;经营位置从市区偏僻一隅到繁 f+V^q4
华闹市中心的黄金地带;创办规模从租赁10 平米蝇 I7]qTS[vg
头小店到自购800 平方米的书店大楼。这些年来,为
/oC@:7
了办好这个科技书店,我历尽坎坷、艰难,苦辣酸甜, 2qDyb]9
一言难尽,书店在长期坚守中逐渐得到了读者的认可, P
~rT uj
同行的赞誉,多次获得石家庄市文明书店称号。我是 bH`r=@.:cu
农民的儿子,在为“三农”服务中,对农村图书出版 =u<jxV9
发行有所思考,有所记录,现在不揣浅陋,回顾梳理, <(tnClAn
分析提炼,写成小稿,以期抛砖引玉,对研究我国农 q]rqFP0C
村图书发行有所启发,有所帮助。 @g%^H)T
农村图书市场是一个巨大的蓝海市场。但是, 这 ]yV,lp
个图书市场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简单:每人只要购买 u;Rm/.
1 元钱的图书,全国就有9 亿元的销售量;每一个行 Y+Cqc.JBQ
政村只要购买一个出版社的1 本书,这个社就能卖出 ZOzwO6(_
64 万册书。现实生活不是简单的加法和乘法,它只 WT '?L{
能是一个潜在的、亟待开发的原始市场。9 亿农民的 /
0ra]}[(
文化需求要转化成现实购买力,是需要一定的客观条 j`l'Mg
件的,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图书是以文化为内容 I4Rd2G_
的信息产品,不同于一般的物质产品。农民购书有其 <tI_u ~P
特殊性,不能混同于一般的读者,不能把城市里的销 neBcS[
售经验、销售策略、销售模式,一成不变地照搬到农 2q}lSa7r
村。农村图书市场自有其独特的运作特性,必须要有 qBF}-N_
适合农民特征的销售策略和办法。 QdK
PzjA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13 亿人口中,农民占9 hOM#j
亿,农民收入增长迟缓,经济水平薄弱,这是中国当 )\m%&EXG{
前最基本的国情。图书作为非生活必需品,其购买力 VK[`e[.C
相对较弱。 La8 D%N
尽管现在我国已是世界上第一出版大国,每年出 ,cFBLj(@
版各类图书达20 余万种,2009 年达到30.2 万种[1]。 +@BjQ|UZ
然而,绝大多数的图书只能到达大中城市,农村“买 YF$nL(
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依然很严重;已出版 :TRhk.
的大量图书也并非尽如人意,与农村脱节,生搬硬套, \F8
:6-
抑制了购书的积极性。一些出版部门选题重复,内容 X$(YCb
雷同,同质化严重,毫无节制地跟风逐浪,致使很多 q c DJ
图书停滞在发行的链条上,最后只能报废化浆处理。 +2JC**)I
长期以来,农村发行一直是中国书业的薄弱环节, fl+dL#]
虽然有关部门三令五申要加强农村发行,至今仍没有 $Ma
*q EB
妥善解决。然而,农村经济决不会停留在一个短板 @p[ml m
上,随着国家强农惠农的政策不断出台,投入不断加 z;lWr(-x
大,农村图书市场一定会呈现出一种崭新局面。 因此, X*<
!_3
研究一下当前农民图书消费的特点,及时准确地为农 W{X5~w
(
民提供真正需要的精神食粮,让“三农”图书不再成 i-M<_62c
为最稀缺的商品,叫农民读者确确实实地买得起、读 8dlhL8#
得懂、用得上,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_n U}<y_i
当今,农村图书市场最主要消费是中小学生教辅 7OdJ&Gzd
用书,品种集中,数量众多,物流畅通,利润丰厚,
EXizRL-9o
潜力巨大,通过市场就比较容易解决。我们这里所说 YDjjhe+
的文化需求主要是指保证农民文化基本需求的衣食住 uGY(`
行、生产生活一般性普通读物用书。这是多年来农村 XFi!=|F
“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症结,也是当前农村 ZRn!z`.0
图书发行的难点和重点。 CT[CM+
一、农民的一般性读物用书消费的特点 PL*1-t?#
1. 实用性。农民购书首位的条件,当选实用可靠, JWVn@)s
尤其是农业科技方面图书。其购书的主要目的是排忧 \}:;kO4f
解难,从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启发、办法,增产增 |0$7{nQ
收,致富发家。现在农村已是市场经济,应让市场指 6QX2&[qWS
导种什么,怎么种,如何收?农民劳动生产不仅要满 8Y
P7'Fz
足自身生活需要,更要满足创造收益,获得利润,积 z|v/hUrD
累财富,因此,农业科技图书选题要贴近实际、贴近 c+N\uG4
生活、贴近需要,针对性要强、时效性要强,主题要 /7&WFCc)(
明确,内容要集中;要细分市场,抓住关键点,写深 fD~f_Wr
写透,深入浅出,举一反三;要针对农民文化程度不 "VgPaz#
高的特点,少讲为什么,多讲怎么办,避免太多的理论、 8c<O
X!
冗长的分析、繁琐的论证,力求写得具体生动,深入 Gq =i-I
浅出,复杂技术形象化,难懂理论简单化,多用插图、 !f01.Tq8
照片,增强直观性;力戒片面追求大而全,蜻蜓点水、 Xu%8Q?]
面面俱到;要重点明确,特色突出,重视深度开发; +z O.|`+
技术含量要高,可读性要强 。农业科技图书只能稳销、 a+
s%9l
慢销,细水长流,出版不可过多过滥,要严格控制印 z+{Q(8'b]
数,多印次,少印量,要坚持创新性,与时俱进,不 2B[I-
K s
断及时补充更新,有前瞻性、新技术、新特点,修订 v<:/u(i
旧内容,淘汰过时的东西,多出新版修订本,出原创 'tJ@+(tqw
本。尽管农村有些人喜欢买盗版书,但是面向农村市 V*%Lc9<d
场的产品绝不是假冒、低档的代名词,真正的读者还 vC%Hc/&.}
是要买货真价实的有用图书。 r68d\N`.
2. 多元性。今天的农民是由多种多样的人群组成 2
@>#?c7
的,从事多种行业往往缺乏统一的组织形式,生活在
%mNd9 ]<
一家一户之中,是独立的单元经济。经营活动常常是 LB/1To
以我为圈子,自得自乐。农民平时的生产,是以人力 tE"IE$$1
和小型机械相结合的简单劳动,其教育程度、环境状 8],
tGMu
况、年龄性别、家庭状况、习惯偏好、文化心态,千 TFI$>Oz|
差万别,所需的图书也多种多样。某一品种图书,在 q{2
+Inf#:
全国范围来看,需求量不大,但是在某个地区,需求 RCY}JH>}
可能很大;某一品种图书,在某个地区来看,需求量 qt=nN-AC(
很小,但是全国需求量却很大,因地因时而异。农民 fK10{>E1
购书往往目标分散,大都通过一家一户的个人一点一 b0aV?A}th
滴,多次零星购买而成,很难形成统一的批量购买, O)D+u@RhH
不集中、不稳定、细水长流,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和多 EncJB
样性,有很强的不确定性,不能形成统一的热点、稳 @,; VMO
定的客户。农闲时购书多一些,农忙时购书少一些。 V]
6CHE:BS
购书时精挑细选,反复比较,不惜花费时间。农村图 KvNw'3Ua
书市场受多种因素影响,变化快,常常不可预期,往 HImQ.y!B
往难以把握。现在信息渠道多,消息来源广,传播速 i'MpS
度快,网络、电视、报刊、广播,因此,购书也常常 fDrjR6xV
跟着感觉流行走,也有一定的偶然性、随意性。男性 eeCrHt4;
偏于实用技术类图书:种植、养殖、机械加工,女性 5NN`tv
更喜欢生活、家居、艺术、烹饪、保健等消遣类图书, fYiof]v@_m
倾向性明显。人们所受教育程度愈高,图书消费的能 Ry`Y +
力就愈强。不同层次的读者,购买不同层次的图书。 r%FfJM@!
儿童购买童话故事类图书,学生购买名著、教学辅导 6fV;V:1{
图书,新婚夫妇购买优生优育、怀孕胎教图书,老人 l5<&pb#b
购买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图书。文化程度较低的读者, W;QU6z>
则更喜爱通俗读物、故事传记文学等。25 ~ 40 岁的 qMmhVUx
青壮年人群是农村的主力军,也是农村图书消费的主 @WTzFjv@?4
要群体,购书品种较杂,他们大都希望通过读书,获 tE]Y=x[Ux
得比别人高的追求。特别是农村进城青年,他们眼界 @ayrI]m#>,
开阔,兴趣广泛,紧跟潮流,精神需求旺盛,爱挣钱 xi}3)5
更爱花钱,对快节奏的城市文化耳濡目染,祈盼渴求 Z ItS(oJ.
融入城市生活,具有超前的消费观念,对图书具有多 NU(YllPB
种需求的特点。图书需求往往是一种动态的需求,随 -m_H]<lWZ
着时间变化,而在不断地变化,并不像柴米油盐一般 d_)VeuE2
的物质产品,一成不变。 8^5@J)R8
3. 廉价性。当前,农民手中的资金相对有限,图 =@s {H +
书并非生活必需品。购书当然力求经济实惠,物美价 I9hZ&ed16
廉,追求高性价比。图书价格是价值的反映,买什么 DpvMY94Qh
书,农民往往首先看定价,图书价格是影响农民购书 m98w0D@Ee
的重要因素。他们很多囊中羞涩,对定价非常敏感, @%gth@8
承受能力低,希望买到的图书,货真价实,物有所值, Z3N^)j8
期望以最少的付出,换来最大回报。对现有图书定 k
[8{N
价,近几年来很多人持有怀疑态度,认为标价高,注 yv2wQ_({
水多,一般每本可接受的黄金价格为10 元左右,定 C7_nA:Rc
价20 元、30 元,超出一般的购买力,他们要认真掂 <]'1Y DA
量,讨价还价。一旦超过了心理预期,往往选择放弃。 |`Q2K9'4bL
据报道,在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中,对于购买一本200 u69fYoB'
页左右的文学类简装本,70.6% 的国民能接受的价格 7"p%c`*;
集中在5 至20 元。2008 年为可接受的价格是11.6 元, W
q"^ {
2009 年为能接受的平均价格是11.17 元。因此编辑出 <>R\lPI2
版农民需求的图书,要制定适合农民的价格体系,选 H&=fD` Xq
题制定后要认真考虑价格因素,要注意细节,把握到 66l+cb
位,力求物美价廉,价格适中,性价比高;要严格控 g&fq)d
制生产成本,精打细算,用足版面,少留空白,不过 XG8UdR|
度包装,不追求装帧设计,不超重出版,摈弃奢华漂亮, <4RP:2#
缩减成本,拉低价格;宜用32 开本,便于陈列收藏, )|`w;F>
少用16 开本,更不要用异型本;要切实改变农业科 sG:tyv
ln
技图书写作学究化、学术化的文风,动不动就出系列 n1)~/
>
书、全书、丛书、套书、文库、盒装、线装、精装的 A ^X 1
现象;图书是内容的产品,要改变片面追求形式主义, 0xzS9
注重表面文章,缺乏扎扎实实内容来支撑。保证农民 ;{Tf:j'g
以最少的钱,买最好的书。 !w{(}n2Wq
4. 便利性。农民大都远离城市,居住分散,信息 mu@IcIb>
闭塞,是生活在最基层的庄户人家,销售的终端末梢。 YjzGF=g#
农村图书市场大都集中在县城集镇,延伸网点少,销 AR6hfdDDT
售周期长。图书有很强的地域性,我国疆土宽广,南 lJ(];/%
北差异巨大,各地的环境大不相同,所需要的图书五 J9q[u[QZ9O
花八门,多种多样。农村书店,辐射面一般都不会太 P|rreSv*
大,主要辐射到周边的读者群。农村的读者往往到当 n7iIY4
gZ
地的县城、附近的社区,就近购买需要的图书,省时 *B%ulsm
省力。现在,尽管可以到外地邮购,可以通过网络购 `8b4P>';O'
书,但一般的读者限于条件,还是喜欢亲自到书店选 \PM5B"MDZ
购,可以随见随买随读。集市是农民采购日常生活消 n|) JhXQ
费品的主要场所,购书便利也是其中条件之一,尽管 j7
\y1$w
现在发行格局在变,但是农民的文化需求只能越来越 p#>d1R1&
强,不会减弱。因此,书店要尽力把图书铺到基层, nrJW.F]S8[
让农民实现零距离无缝对接,农民更喜欢看得见、摸 MxL
i'R=
得着、叫得应的实体书店。
EzGO/uZ]
5. 即时性。农民购书一般都希望有立竿见影的效 N6w!V]b
果,需要时,立即买来比照书上讲述去做,就能马上 *4O9W8Qz
解决问题,水到渠成。他们一般没有藏书,没有积累, #iAw/a0&
遇到问题时,就匆匆忙忙到书店选购。他们一般不注 yBnUz"
重图书的出版社是否权威,不留心图书的作者是否有 2}kJN8\F
名。农产品价格的高低,是农民购买图书变动的重要 4N_
iHe5U
因素,什么产品能卖好价钱,就买什么方面的图书。 .M>g`UW
市场是效益的中心,收益是他们的最终追求,他们往 F+285JK
往因市种植,因价上市。农民理性购买多于冲动性购
RFT`r
买,对图书出版时间是很关注的,农业图书是时效性 m?`?T
很强的产品,不能搞几年一贯制,年年重印年年发, N&]_U%#Q
要持续不断关注“三农”新变化,紧跟新政策,捕捉 bI+ TFOP
新动向。图书是信息很强的产品,常常不容等待,机 +J
<<me4
会不容人,农业生产季节性非常强,节气不等人,农 68nBc~iAm
民到书店买书,很多是有备而来,有货即买,不等不 ;C~:C^Q\H
待;如果断货,则会丧失机会,书店应充分把握及时 Q
=#@g
性,早备货,早上架,让适销对路、应时应季的图书 MOIMW+n
顺畅而动,不要变成马后炮,做无效劳动。 qqr]S^WW
二、农村图书消费如何突破瓶颈 _)-y&
根据农民这些图书消费的这些特点,我们行政主 gF~#M1!!
管部门、图书出版发行应该认真研究,有针对性地采 8w9?n3z=}
取措施,有的放矢。那么,采取怎样的办法和策略, vhL/L?NB$
才能让农村图书消费突破瓶颈,走出困境呢? p(pL"
我以为,当前,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7qEc9S@
1. 职能部门要实行问责制,切实负起责任,为农 ^9
Pae)
村图书发行保驾护航,健全文化市场的长效监管机制。 f6JC>Np
基层的执法管理水平直接关系着当地文化繁荣兴旺程 b9"HTQHl
度。农村图书市场既要敢管又不能管得太死,一定要
k'PN fx\K
让有文化的人管文化。文化管理是政策性很强的工作, /
(?,S{]
需要不断学习,掌握政策,绝不能安排一些临时人员 `c /mmS
滥竽充数,有些地方对文化管理十分不重视,或视为 u$nYdda
k
可有可无的软任务,喊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组织 fB`7f
$[
队伍建设差,管理政策水平低,管理文化无文化;或 ^ SW!S_&Z2
执法人员不作为、乱作为,盗版书识别不清,视盗版 P"<,@Mn
书为正版书,视正版书为盗版书;或不监管、监管不力, +a74] H"
把监管当做谋私的工具,这些都是需要认真改正的。 Ag_I'
有的出版社为了维/权,花费了很多人力、物力、财力, a"whg~
查证盗版书,但由于地方保护主义,不得不选择放弃, (T1d!v"~"
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有的书店竟是清一色的盗版书, e8VtKVcY
某些书在一些农村县区很难买到正版书,这是一个不 57`9{.HB
争的事实,致使一些农村图书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盗 gbjql+Mx+
版图书大行其道,越来越猖狂,占领较大的市场份额, e)2w&2i`(F
整个产业面临走下坡路的危险,这是特别应当重视的 pXl*`[0X#
现实问题。根据“一法七条例”的规定,一次经营非 -b'a-?
法、盗版出版物100 册以上的,要吊销其营业许可证, LHHDD\X
但这执行起来,难度不小,全国各地又有多少家书店
B;^YHWJ6i
受到吊销呢?认真执行,并非易事。在2010 年举办 c-=z<:Kf
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中,其中农民对版权的认知度最 d/l>~%bR
低,仅为57.3%,低于其他群体。图书市场出现重大 ~zyD=jxP9
问题的,要追本溯源。要严格执法管理,提高执法效 1MxO((k
率,严管各个环节,一抓到底。 V@`A:Nc_>
2. 出版部门要把农村出版发行当做一项事业来做。 K%(DRkj)
农村出版发行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一定要切 Z
lR2
实足够重视。出版社要深入了解农村读者的真实心态, w?"s6L3
洞察消费者的心理,搞好出版策划,好选题绝不是在 CNrK]+>
办公室想出来的,什么样的选题,符合农民读者的口 <gjA(xT5
味?要问技于民,求教于民。耳目关塞,闭门造车, +uB.)wr
必然会没有市场,丧失市场。农村图书需求广,品种多, /tu\q
影响因素多,变化快,绝不可能靠零敲碎打,小打小 }<mK79m
闹解决问题。农业图书往往亏本,一些出版社过多的 {]3Rk
追求经济效益,因此对“三农”图书不积极、不主动, LNI]IITx/
推一推,动一动,喊得多,做得少,闭门造车,选题 ~s-"u
*>
不深入、计划无保证,应付汇报检查,追求花样文章 lJdwbuB6
等等,都是需要克服的。有的即使出版了读者需要的 CkEbSa<)hK
图书,但或发行不力,或定价偏高,也送不到目标读 xF7q9'/F
者手中。出版社要充分担当起应有的社会责任,改变 r"=6s/q7
出版只为赚钱的观念,让农民买到需要的书。 k_](u91
3. 国有书店要放下架子,投身市场,适时求变, ;Ff5ooL{
适应市场潮流。过去多年,农村的新华书店独自担负 Gp}}MGk
着农村发行的任务,为发展文化、繁荣文化作出了贡 nPj
&a
献,已获得了广大读者的认可,现在这些新华书店大 z1m$8-4
都处在当地人口密集的商业中心地带,自有雄厚的房 *IV_evgM7
产资源、宽大的商业用房,具有地利的优势。但是今 -"/l)1ox,
天他们靠教材利润的幸福日子已渐行渐远,许多人感 6w*q~{"(
叹今不如昔。至今,对农村一般书经营往往喊得多、 t+2,;G
做得少,缺乏应有的重视程度。一些新华书店缺乏市 n--w-1
场观念,员工无积极性,吃大锅饭,闭关自守,安于 }D*5PV%d
现状。不注重门市图书零售,图书品种少,服务态度 `Uy4> ?
差,不能面向读者,门市营销常常处于亏损状态。在 ,xuA%CF-S
教学辅导书上多有行动,多有表现,经营场地却用于 M:cW/&ZJ
出租,收取租金,与市场距离较远。这种状况亟待改 epQdj=h
变。应该精耕主业,投身市场,适时求变。 m
4V0e~]
4.要重视农村民营书店的建设和发展。渠道为王, '<% ;Nv
终端制胜。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民营书店作为图书发 on)$y&lu
行的新生力量,这些年一直蓬蓬勃勃,成长迅速。据 ghDOz
3
2009 年我国新闻产业分析报告介绍,民营集个体零 BOWR}n!g
售网已达104269 处,而新华书店为9953 处,其比例 ER)to<k
大于10:1[2]。由于较强的市场适应能力,农村民营书
$-"V
2
店离农村最近,离农民最近。他们熟悉地域文化,知 >;Vy{bL8
晓农民消费习惯,是农民看得见、摸得着、叫得应的 F.@U
X{J
书店。这些星罗棋布的民营书店拾遗补阙,见缝插针, y({ EF~w
无孔不入,遍地开花,为农村一般书的发行,满足农 %617f=(E?!
民需求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为发展农村文化做着 _>(qQ-Px
不可磨灭的贡献。当然这些书店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X$9
"dL
有的经营盗版书,有的经营的图书品位不高,但只要 |5#iPw_wMY
认真加强管理,不断引导、帮助,是完全可以克服的。 +=g9T`YbE
对他们需要赏罚分明,该表扬的要大力表扬,该处罚 #uCE0}N@
的要坚决处罚,该停业的就要坚决叫其停业,不留后 M}qrF~
患。对那些屡教不改,多次违规违法的,一定叫其整 R d>PE=u
顿停业,不能一罚了事,依然叫他们我行我素,要提 d
D;r35h=
高违法者的成本代价,杜绝不断违法、多次违法,改 V^qkHm e
变盗版书充斥市场的局面。多管齐下,多渠道并行, :y3e-lr
才能培育和发展农村图书市场。 xL}~R7
5. 管好图书批发企业。一般来说,农村书店经营 ILMXWw
的图书大都是从当地省会、或地区批发市场购进的。 A&7~]BR
\
进货渠道主要如下:一是从当地城市里的批发市场批, 7N}==T89[
有些批发市场监管不力,有些批发户阳奉阴违,真中 +hzS'z)n&
掺假,给盗版书留下一定的生存的空间;二是从省市 qZ rv2dT
新华书店批发部批,这里图书品种多,门类全,但折 %TS8 9/
扣较高,特别令民营书店感到受排挤的是,折扣要比 .Uh|V-
同地的新华书店基层书店进货高出几个,滞货也不许 &v.Nj9{zi
调换,所以民营书店一般都不会从新华书店进货;还 /r Z`e'}
有一些是从当地的盗版书商那里进的,他们或明或暗 Bb@m-+f
地生存着,有些盗版商有时还直接下乡送货,也有是 92=huV
零售店找印刷厂直接订制的,情况复杂,值得注意。 uYAMW{AT
还有一些较大规模的民营书店也从外地进货,各种货 (cdtUE8
色都有,要注意监管。 !y-,r4\@`
农民、农村、农业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 B'~CFj0W%=
问题和焦点问题,新农村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三 kqt.?iJw
农”问题不仅关系到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市场需求, /6nj
4.xxc
而且关系到保障供给,社会稳定。建设出版强国,决 JQk][3Rv
不能离开占9 亿人口的中国农民。没有农村阅读能力 t{o&$s93
的提高,就没有整个国家阅读能力的提高。由于种种
g:
,*Y^T
原因,当前农村文化生活还是相对比较匮乏单调,农 Is#w=s}2
民的阅读习惯和农村阅读群体亟待培养、提高。开拓 u>h|A(<
农村图书市场,扩大图书消费需求,满足农民的日益 ;}QM#5Xdt
多样化、个性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已成为不可逆转的 AlhPT (
历史潮流,大有可为。在这难得的机遇时期里,只要 ZmzYJ$:6
我们站在时代的前沿,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不断 ~WX40z
奋发努力,农村图书发行一定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 %fB!XCW
广袤的农村市场一定会展现出十分诱人的蓝图,成为 2pV@CT
一派生机勃勃的热土。 9P\R?~3
(作者单位:河北辛集市科技书店) ]2@g 5H}M
K4j2xSG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