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1652阅读
  • 10回复

一些人有意误读政策信号 希望再次炒高房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2-06-19
新华网北京6月18日电(记者张晓松、吴雨)近期,我国一些地方房地产市场成交量有所增大,个别楼盘甚至出现久违的热销场面。与此同时,对于房地产调控政策,社会上出现一些猜测和议论,甚至是误读。这一系列新动向使房地产市场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U ,\t2z  
)3!z2f:e  
那么,如何看待当前房地产形势?下一步调控政策是否将有所松动? bqZ5GKUo  
q+ 9c81b  
房价仍处调整回落趋势中 F^wm&:%{`  
_/}/1/y$Y  
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环比价格下降的城市有43个,持平的有21个,上涨的有6个;二手住宅环比价格下降的城市有30个,持平的有22个,上涨的有18个。 D'_ w *  
io$fL_R=  
5月份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虽然比4月份增加了3个,但比3月份减少了2个,而且涨幅均未超过0.2%。 7}fT7tsN  
$viZ[Lu!m  
“上述数据显示,主要城市房地产价格继续处于调整回落趋势之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巴曙松认为,从供求关系看,2011年房地产在建规模达到40亿平方米左右,销售仅10亿平方米左右,供大于求的格局短期不会改变。 w"h3e  
yzL6oU-{&  
价随量涨,是当前人们普遍担心的问题,也是一些购房者急于出手的原因。但专家普遍认为,目前尚无房价大幅反弹迹象。 KD..X~Me  
u5P2*  
同时,由于自住型购房者承受能力有限,开发商不会贸然涨价。我爱我家房地产经济公司市场研究部经理李琛指出,与投机、投资者不同,具有自住型购房者无法承担过高的购房成本,由于调控政策没有变,涨价只能再次抑制购房需求。这一点,开发商很清楚。 =|3*Y0  
f5t/=/6>F  
购房者心理发生微妙变化 T$Rf  
>Cglhsb:N  
5月中下旬以来,有迹象表明,房地产标杆城市成交量有所放大,部分城市甚至出现近期罕见的整夜排队购房的现象。 to] ~$~Q|>  
Fau24-g  
“这几天来买房的人非常多,来咨询、看房的人也增加了不少,特别是6月以来二手房成交量明显增加。”李琛告诉记者,尽管房地产调控政策没有变,投机、投资性需求仍然被抑制,但在央行降息等货币政策刺激下,积蓄已久的刚性需求得以释放,支撑了本轮成交放量。 Ij7[2V] c  
MB?762 Q  
降息直接降低了自住型购房者的成本,增强了他们的支付能力。在北京工作的崔女士关注房地产市场半年多了,一直等待一个好时机购买自己的第一套住房,央行降息的消息让她有些动心:“每月可以少还一两百元的月供。” KA9v?_@{F  
lM%3 ?~?Q&  
购房者的心理变化,被房地产开发商充分利用。一些开发商有意释放“房价已见底、调控将放松”的信号,诱导购房者出手。一些开发商利用相对宽松的货币环境,采取“以价换量”策略。这些也在一定程度上撬动了跃跃欲试的刚性需求。 D;oX*`  
KN \tRE  
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 14 hE<u  
T5TA kEVl  
继人民银行、银监会之后,住房城乡建设部18日出面澄清了个别媒体关于房地产信贷政策将有所松动的曲解报道,并要求各地坚决按照中央要求,继续坚定不移地抓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工作。 JHsxaX;c  
+78cQqDY!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针对一些城市以“稳增长”为名拟放松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报道,住房城乡建设部就曾强调,要坚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不动摇。对于地方出台放松抑制不合理购房政策的,将及时予以制止或纠正。 zW; sr.  
vq5o?$:-  
从去年有关“资金链要断了”“楼市要垮了”“刚性需求很受伤”“银行将有很多坏账”“破坏了市场机制”等的议论,到今年有意对政策信号的“误读”,背后是一些人希望放松楼市调控,再次炒高房价,并从中获得高额利润的欲望。 2Ni {fC?  
-h&KC{Xab  
对此,专家普遍认为,当前房价总体仍未达到合理水平,必须稳定和严格实施调控政策,从供需两端收紧资金,防止投机、投资类资金通过各种渠道流向房地产市场,逼迫开发商以价换量,使房价从高位继续向合理回归。 gp]T.ol  
rhwjsC6  
“整个房地产调控基调短期内不会变。”巴曙松指出,在调控政策基调不变的基础上,为引导房地产市场软着陆,同时满足中小户型、首套住房购买者的自住型需求,应努力增加普遍商品住房供应,并对自住型需求予以适当的政策鼓励。   &>Nw>V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2-06-21
有道理
君子兰花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2-06-21
引用第7楼老虎常打盹于2012-06-20 11:15发表的  : . MH;u3U  
最主要上半年经济下滑的趋势超乎想象,这样下去,温总面子过不去的,所以微调一下,缓和一下[表情] \MB$Cwc  
RZqou|ki  
有道理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2-06-20
房价再高,也有人能全款拿下,房价再低,也有人有心无力。。。。无论政府怎么调控,建筑成本在那摆着,能低到哪去?炒高房价又如何?多少人一边喊着“贵呀贵”的一边去贷款借钱交首付了?着急住必须买的时候你怎么也是买……不管高低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2-06-20
最主要上半年经济下滑的趋势超乎想象,这样下去,温总面子过不去的,所以微调一下,缓和一下
66666666666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2-06-20
各取所需,各扯各蛋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2-06-19
秋草黄尖,枯萎才刚刚开始,不过涨与跌对老百姓来说,着实的确实都没有好处. <-fvYer  
7r^Cs#b+I  
涨了,刚需的最受害.跌了,政府最受窝囊. H\H7a.@nkF  
失去了土地财政,普通老百姓有望享受的一点点刚刚萌动的国民福利政策,也有可能消失于襁褓. WrcmC$ff  
QT z N  
维持现状最合适. fj/L)i  
孔老二消灭了中国的精神,马寅初灭了中国人的肉体,农业部灭了中国人的基因.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2012-06-19
                                                                                                    [s:499]  [s:499]  [s:499]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谢谢您的回复内容,这是对楼主者莫大的尊重。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