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9947阅读
  • 72回复

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32楼 发表于: 2007-10-10
十 战略持久 战役速决

 中国现代史的大幕一经拉开,乱云飞渡的庐山,曾见过多少人间风雨。

  1933年夏天,蒋介石在此主持军官训练班研究“剿共”战术。他概括国民党军的作战原则:“战略上取攻势,战术上取守势”。而把红军的作战原则称为:“战略上取守势,战术上取攻势”。还自信地总结道:“凡战略上取守势者未有不败之理”。他的概括没有问题,但他的结论却大错特错了。毫无夸张地说:在战争指导能力上,蒋介石与毛泽东不在一个层次,因而最终的失败者就变成了他自己。

  毛泽东的战略守势可以称作战略上的持久战,战术攻势则称作战役战术上的速决战。毛泽东绝妙地勾画出战争中持久战与速决战的辩证关系,解决了中国革命战争中防御与进攻在时间上的矛盾难题,使之成为中国革命战争中积极防御作战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则,成为转换敌我优劣形势的基本手段。

  1930年,中国的政治形势动荡不已。在南京建立中央政权的国民党陷入激烈的内部权力争斗,各派势力勾心斗角,进而兵戎相见,新军阀混战全面爆发。

  中国共产党人则经历了大革命失败后的力量积蓄与发展,重新走向兴旺。武装斗争的星星之火,逐渐发展成为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燎原烈焰。红色根据地星罗棋布,主力红军发展到约7万人,地方武装发展到3万人。

  对这种形势,远在上海的中共中央负责人作出了一个非常乐观的估计:中国革命已经到了大决战的前夜,“有极大的可能转变成为全国革命的胜利”。因此确定了集中红军进攻中心城市、组织全国总暴动的军事计划,要求各路红军“会师武汉”、“饮马长江”。

  对这个热血沸腾的军事计划,在赣南、闽西率军苦战的毛泽东却难以激动。他后来评价此事时说“‘灭此朝食’的气概是好的,‘灭此朝食’的具体计划是不好的”。

  姚有志(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和战略研究部原部长、博士生导师)毛泽东认为:“中国的反动势力,是许多帝国主义支持的,国内革命势力没有聚集到足以突破内外敌人的主要阵地以前,国际革命势力没有打破和钳制大部分国际反动势力以前,我们的革命战争依然是持久的”。他当然知道,“在战争问题上,古今中外也都无不要求速决,旷日持久总是认为不利。”但他斩钉截铁地说:“唯独中国的战争不能不以最大的忍耐性对待之,不能不以持久战对待之。”

  “左”倾冒险主义者当然听不进这番话,称毛泽东有着“区域的保守观念”和“狭隘的游击战略”,妨害红军的发展,“路线完全与中央不同”。指责毛泽东等人是“农民意识,在政治上表现出机会主义的错误”,并派出专人到红4军督战,严令部队进攻南昌。

  7月,毛泽东、朱德率领新组建的红1军团向南昌推进。中央的指示必须执行,当看到南昌城防坚固、敌军力量强大,红军根本不具备硬攻的条件时,毛泽东派部队隔江鸣枪,以示纪念南昌起义三周年,尔后迅速北上,在国民党军兵力空虚的安义、奉新发动群众、扩大红军,使部队避免了一次可能的损失。

  毛泽东不打南昌,决不是消极避战。一旦战机出现,他是从来都不会放过的。在红1军团休整期间,湘军4个团冒进至文家市,立足未稳。毛泽东当机立断,率部昼夜兼程,直扑敌军,速战速决,仅用3个多小时就将其全歼。

  周继强(军事科学院原军事历史研究部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革命战争敌强我弱的特点,决定了敌人一般总是处于战略进攻的地位,而红军则是处于战略防御的地位。敌人在战略上总是期望速战速决,而红军则要逐步转化敌强我弱的形势,因此必须实行战略上的持久战。要转化敌强我弱的形势,红军必须抓住一切战机,实施战役战斗的速战速决。毛泽东把战略上的“稳”与战役战斗中的“拼”有机地结合到了一起。

  在反“围剿”作战中,这一原则运用得淋漓尽致。毛泽东不急不躁,诱敌深入,以一个“磨”字贯穿战略指导,而以一个“快”字指导具体战役战斗。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33楼 发表于: 2007-10-10
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作战,历时8天,而关键之战消灭国民党军第18师仅用9个小时。第二次反“围剿”历时两个月,而红军反攻五次作战,每次都仅用数个小时就解决战斗,最短的只用了两小时。第三次反“围剿”历时三个月,而红军反攻作战每次也只用几个小时。

  国民党军在总结“围剿”作战失利原因时,不得不赞叹毛泽东“指挥机敏,始终把握战术速决之原则”,称红军“指挥官对目标之选择及攻击目标之变换,均能把握实际,绝不胶着恋战,只求胜不求全,故能胜易胜”。

  战役战斗的速决战,成为红军运动战的有机组成部分。毛泽东总结作战经验,归纳了速决战的几个具体条件:“准备充足,不失时机,集中优势兵力,包围迂回战术,良好阵地,打运动中之敌,或打驻止而阵地尚不巩固之敌。”他说:“不解决这些条件,而求战役或战斗的速决,是不可能的。”

  陈伙成(军事科学院原军事历史研究部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毛泽东不仅提出了战役战斗速决战的具体条件,而且还具体分析了红军采取这种战法的必要性。他说:第一,红军装备落后,尤其是弹药没有来源,难以支撑长时间作战;第二,敌人进攻一般有许多部队,而红军只有一支部队,只有迅速地连续地作战,才能粉碎敌人进攻;第三,如果敌人分路推进,且比较密集,红军的力量只能先打其中一路,假如不能迅速解决战斗,其余各路敌人就会蜂拥而至,陷红军于危险境地。

  毛泽东真正从理论上阐明持久战战略是在全国抗战爆发十个月后的1938年5月。当时,正面战场作战的国民党军在连续失败之后,终于取得了台儿庄会战大捷。抗战初期弥漫的“亡国”言论尚未消失,“速胜论”观点又甚嚣尘上。中国抗战前途到底如何,究竟怎样才能夺取战争最后胜利,一时间众说纷纭,在中国共产党内也存在着意见分歧。

  岳思平(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全国抗战爆发后,王明从苏联回国,带着共产国际和苏联的指示,鼓吹“速胜论”,反对进行独立自主地游击战,要求八路军投入正面战场打大仗。他的意见在当时影响了党内相当一些人。在1937年召开的中央“十二月会议”上,毛泽东的意见受到许多人的反对,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是孤立的”。但是毛泽东对三条原则坚持不放,这就是持久战、游击战和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为了澄清国内和党内的错误认识,坚定全国、全党、全军对抗战胜利的信心,毛泽东在延安窑洞中夜以继日,奋笔疾书,连续写下了《论持久战》和《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等著名军事著作。

  在这些著作中,毛泽东做出了清晰而有说服力的结论:中国不会亡,最后的胜利是中国的。中国能够速胜吗?也不能速胜,抗日战争是持久战。

  刘庭华(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毛泽东指出:日本是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但所进行的是侵略战争,是退步的、野蛮的、非正义的,中国虽然国力较弱,但进行的是反侵略战争,是进步的,正义的;日本军力虽强,但是个小国,经不起长期战争,中国军力虽弱,但地大人多,能够支持长期战争;日本的侵略战争必定遭到国际上的反对,失道寡助,而中国的反侵略战争必定得到国际的广泛援助,得道多助。这些特点,“规定了和规定着战争的持久性和最后的胜利属于中国而不属于日本”。

  蒋介石也看到了抗战是持久战,并将战争的进程划分为战略退却和战略反攻两个阶段,但他却提不出行之有效的持久抗战战略,因而对战争的指导是只顾眼前,难出远谋。他的全部战争指导,都建立在一个“拖”字上。

  毛泽东则把抗战划分为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并突出战略相持阶段的地位,指出:这第二阶段是整个战争的过渡阶段,也将是最困难的时期,然而它是转变的枢纽。中国将变为独立国,还是沦为殖民地,不决定于第一阶段大城市之是否丧失,而决定于第二阶段全民族努力的程度。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34楼 发表于: 2007-10-10
 支绍曾(军事科学院原军事历史研究部副部长、博士生导师)毛泽东为战略相持阶段给出的战略指导方针也非常简单,只有一个字,就是“熬”,不是被动地熬时间,而是在非固定的作战线上,对敌实行有后方或无后方的运动作战;向着敌人后方大踏步前进,发展游击战争;以频繁而持续的作战不断消耗、削弱敌人的力量,积小胜为大胜,熬干敌人的实力,熬出敌强我弱形势的转变,“熬”出最终的战略反攻,夺取战争的胜利。

  傅立群(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原副部长、博士生导师)毛泽东的“熬”,是一种主动的战略,把最后的胜利完全建立在中国自身抗战的基础之上,而蒋介石的“拖”,则是一种被动的战略,把战略反攻的希望全部寄托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大国的参战上。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毛泽东的“熬”字抵得上千篇大论。它指导敌后军民熬过了敌人最疯狂的“扫荡”、“蚕食”,指导中国抗战熬过了最困难的时期,熬垮了日本侵略者,熬到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战略指导上是个“熬”字,而具体战役战斗上依旧是速决战。毛泽东为中国军队设计了一整套具体的速决战战术,并被八路军、新四军广泛运用于对日作战之中,是平型关等战役取得胜利的基本指导原则,并被证明是战胜优势装备的日本军队的有效战法。可惜,国民党军队依旧恪守西方正规作战的原则,与日军大打会战、决战和阵地战,结果伤亡惨重,却无法扭转战局。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更将战役战斗的速决战指导方针淋漓尽致地展现到战争舞台上。

  黄迎旭(军事科学院毛泽东军事思想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毛泽东在这一时期战争指导上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对歼敌计划抓得非常紧,对每个战略区在某个时期应该歼敌多少个旅,都有非常具体的量化指标规定,同时不断通过对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分析,预测中国革命战争的进程和最后胜利的时限。这与抗日战争时期只确定各战略区的部队发展计划和根据地的发展步骤,而从来不确定歼敌指标,形成了鲜明对照。

  1946年10月,战争进行了三个月,人民解放军歼灭国民党正规军25个旅。毛泽东确定:争取每个月歼敌8个旅,在三个月内再消灭国民党军25个旅,然后再用三个月歼敌25个旅,使双方军力对比产生重大变化。

  1947年2月,战争进行了半年多。人民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正规军59个旅。毛泽东确定,争取在今后数月中,歼灭国民党军40—50个旅,彻底粉碎国民党军的进攻。

  1947年7月,战争进行了一年,人民解放军歼灭国民党正规军97个半旅。毛泽东确定,在第二年作战中,应争取歼敌100个正规旅,改变敌我在数量上的优劣形势,把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域。

  1948年7月,战争进行了两年,人民解放军歼灭国民党正规军178个半旅。毛泽东确定,在第三年作战中,应歼敌115个旅(师)左右,并举行带有决战性质的大会战,争取在5年时间内,共歼灭国民党正规军500个旅左右,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统治。

  江英(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毛泽东一次又一次地分派歼敌任务,一次又一次地调快战争进程表,驱动解放战争的车轮向着最后的胜利快速前进。正如毛泽东所说的那样,“抗日战争要慢,解放战争要快”。他以只争朝夕的气魄指挥人民解放军向着新中国迈进。

  人民解放军各大战略区坚决执行毛泽东确定的战争方略,超额完成毛泽东确定的歼敌任务。1948年8—11月,仅4个月,人民解放军即歼敌83个整师100余万人,使得战争双方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在数量上占据了优势。

  毛泽东欣然修改自己的计划,发出了气势磅礴的预言:“从现在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可能将国民党反动政府从根本上打倒了。”五年计划,三年完成。毛泽东的科学预言化作了中国革命最后胜利的轰鸣礼炮、璀璨礼花。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35楼 发表于: 2007-10-10
  袁德金(军事科学院毛泽东军事思想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持久中有速决,速决中寓持久。战役战斗的速决战是达成战略上持久战的根本途径,战略上的持久战则是进行战役战斗的速决战的前提条件,两者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精通哲学的毛泽东把战略和战役战斗两个不同层面的持久性和速决性辩证地统一起来,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战争指导方略。

  毛泽东在总结中国革命战争经验时,非常认真地说:“战略的持久战,战役和战斗的速决战,这是一件事的两方面,这是国内战争的两个同时并重的原则”。仿佛是言犹未尽,他又补充一句,这一原则“也可以适应于反对帝国主义的战争”。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36楼 发表于: 2007-10-10
十一 创造战场 空间制胜.

谈到国民党军的各部将领,毛泽东曾把号称“小诸葛”的桂系军阀白崇禧称为“中国境内最狡猾的军阀”。

  就是这位白崇禧,听完周恩来介绍毛泽东《论持久战》一书的基本内容,大为叹服,认为这是中国抗战唯一的制胜之道。他把毛泽东的战略战术思想归纳为两句话:“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在战争的舞台上,毛泽东所看重的从来都是生存的空间、作战的空间。以空间换生存,以空间换时间,以空间换发展,以空间换战机,以空间换胜利,创造战场,克敌制胜,毛泽东娴熟地掌控着战争的时空,挥洒自如地指挥着人民军队夺取战争的胜利。

  1927年9月中旬,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踏上了湘赣边界崎岖的山路。征程漫漫,疾病蔓延,敌军袭扰,部队疲惫不堪。此时的毛泽东,面前最大的问题是如何为这支队伍找到一个落脚之地,如何保存微弱的革命火种。

  在宁冈古城,毛泽东决定:上井冈山,做革命的“山大王”。他说:历史上每个朝代都有山大王,可从来没有听说有谁把山大王彻底剿灭过。山大王没有什么主义,可我们是共产党,既有主义又有政策,山大王和我们比不了,那么敌人怎么能够消灭我们呢?

  赵一平(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在战争中,毛泽东始终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一切从敌强我弱的实际出发,从自身的力量出发。在力量弱小时,他考虑的是生存空间。力量壮大后,他考虑的是发展空间。

  要做革命的“山大王”,首先需要获取生存空间。井冈山有一支由王佐、袁文才领导的农军。毛泽东以诚相见,以理服人,成功地收编改造了这支武装,在崇山峻岭呵护下休养生息,红色革命力量终于有了一个宝贵的生存空间。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毛泽东对这座山充满了感情,他说:这山,它革命,这座山是革命的山。蒋介石“占市为王”,我们“占山为王”。

  袁德金(军事科学院毛泽东军事思想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红军要发展不仅需要生存空间,更需要发展空间。落脚井冈山暂时解决了生存问题,但发展的空间是不够的。毛泽东说:没有回旋余地,三十五计用完,第三十六计就用不上了。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也。三十六计用不上,无处可走之谓也。

  红4军前委会议上,毛泽东挥手指向了赣南、闽西,那里是红4军“前进的基础”。他指出:以赣南、闽西20余县为范围,用游击战术,从发动群众以至于公开苏维埃政权割据,由此割据区域与湘赣边界之割据区域相连相接。

  黄迎旭(军事科学院毛泽东军事思想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要创建革命根据地,更要依托根据地,去不断扩大发展根据地。在扩大苏区时,不是急风暴雨式地推进,而是循序渐进地巩固一块,发展一块。当根据地推进到某一地区,就暂时停止推进,待新区巩固并可以作为依托后,再继续向前推进。

  按照这个部署,红4军在江西红军独立第2团、第4团配合下,首先在兴国、宁都、瑞金、雩都四县建立起赣南苏区,巩固后挥师入闽,三打龙岩,将红色苏区逐步推进到闽西地区。随后以灵活机动的游击战争,不断粉碎国民党军的“会剿”,并逐步向外扩张战略区。红军不仅力量迅速壮大,而且获取了广阔的生存空间和作战空间,为采取以“空间换时间”“以空间换战机”的战略、迎击国民党军的大规模“围剿”奠定了基础。

  寿晓松(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和战略研究部部长、研究员)一部红军反“围剿”作战史,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部“以空间换时间”、“以空间换战机”的作战史。红军以部分根据地“空间”的丧失,争取到集中兵力、选择战场和疲劳敌人的“时间”,获得了各个歼灭敌人的战机,从而赢得反“围剿”作战的胜利。

  但毛泽东并不满足于这些胜利。他已感到红军如果局限于固定区域,将便于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的围困和“围剿”,会影响红军拓展空间。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37楼 发表于: 2007-10-10
 粉碎国民党军第三次“围剿”之后,1932年3月,苏区中央局在赣州江口圩这个地方开会,毛泽东又提出了“出击求巩固”的新的发展方略,建议红军主力立即向国民党军力量薄弱和空虚的赣东北以及闽北、浙江、皖南、苏南等地区发展,以“进攻的外线作战战略”,求得在赣江以东、闽浙沿海以西、长江以南、五岭以北的广大农村建立苏区,发展革命战争。

  陈力(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所研究员)这是一个非常大胆而务实的战略性出击方案。它标志着毛泽东的目光已经不局限于在中央苏区内外进行反“围剿”斗争,而是要变依托根据地波浪式推进为战略性的外线出击,将固定的根据地与流动的战略区相结合,打到敌人的腹心地带,开拓更加广阔的发展与作战空间。但非常可惜,苏区中央局多数否决了这一方案。几十年后,朱德元帅重游旧地,往事回望,他无限感慨地写下了“不听仙人指”的诗句。

  战略性出击的方案被否决,毛泽东只得退求其次,寻求首先向东,然后再向东北发展。仔细研究国民党军的部署后,毛泽东建议:红军以一部主力出敌不意,兵出闽南,直下漳州、泉州,“调动敌人,求得战争,展开时局”。时任苏区中央局书记的周恩来立即召开会议,采纳了毛泽东的建议,决定由毛泽东率红1军团、红5军团远征闽南。

  闽南只有国民党杂牌军张贞部一个师,且战斗力不强。红军所向披靡,顺利打下了漳州,歼灭国民党军一个师大部,缴获大批装备、物资,还捎上两架飞机。这一仗不但解决了中央苏区的财政、物资困难,并且打开了战局。

  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历尽艰辛,到达陕甘苏区的吴起镇,胜利结束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并与红15军团会师,开始创建西北革命大本营。

  完成长征的红军,并没有摆脱危险。蒋介石调集东北军、西北军、晋绥军和西北地方军阀,从四面八方压向陕甘苏区。

  当年12月17日,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在会上提出:红军主力大举东渡黄河,不是“以巩固中求发展”,而是“以发展求巩固”。

  周继强(军事科学院原军事历史研究部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毛泽东的主张,当时在党内引起了一场争论。一些同志主张,红军应该以巩固陕甘苏区为主,逐步向渭水以北地区发展。但毛泽东坚决反对。因为面对优势的敌人,只有1万多兵力的红军很难巩固陕甘苏区。只有以攻为守,以发展求巩固,方能稳固陕甘苏区,发展陕甘苏区。

  1936年2月,黄河岸边,漫天飞雪,毛泽东吟诵了豪迈的词章——《沁园春·雪》,率部以“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气魄,迈上了东征的新路。历时75天的东征作战,战果辉煌。红军消灭敌人7个团,扩大了新兵8000多人,筹款30余万元,并且迫使“进剿”陕甘苏区的晋绥军撤回山西,巩固了陕甘苏区。

  东征回师,毛泽东又将目光投向了西面。1936年5月,彭德怀指挥红一方面军主力发起西征作战,在陕甘宁三省边界开辟出纵横各200余公里的新区,为策应红二、红四方面军北上,实现三大主力红军会师创造了有利条件。

  褚银(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无论是东征,还是西征,毛泽东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争取空间,积蓄力量,为将来的大发展创造条件,奠定基础。他圆满达到了这一目的,经过东征、西征,红军建立起拥有200万人口、约13万平方公里的陕甘宁苏区。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因此稳固地奠基西北,迎来新的大发展时期。正如毛泽东所说的那样:陕甘宁边区“是中国革命的一个枢纽,中国革命一个起承转合点”。

  全国抗战爆发后,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成为持久抗战的重要原则,毛泽东在发表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等著作中指出: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应该根本避免进行赌国家命运的战略决战。而“不决战就须放弃土地,这是没有疑问的,在无可避免的情况下,只好勇敢地放弃。这是以土地换时间的正确的政策。”这一战略,指导中国抗战度过了漫长岁月,迎来了中华民族近代反侵略战争史上第一次伟大胜利。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38楼 发表于: 2007-10-10
抗日战争刚一结束,国民党军就大举运兵北上,而山东解放区地处中原、华北之间,津浦铁路穿境而过,是国民党军北上平津的必经之路。

  毛泽东高度重视山东战场,特别看中津浦铁路这条南北交通大动脉,指示山东野战军立即截断徐州至济南段交通,“必须将占领地段向南北扩展,创造出打运动战的战场”。

  山东野战军以争取先机、开辟战场、待机歼敌为方针,发起津浦路(徐济段)战役,向南北猛烈扩张,控制了铁路沿线大片土地,进而在运动战中歼灭国民党军1个军部及所属3个师。

  国民党军的北进遭到阻滞,蒋介石暴跳如雷,立即大举增兵津浦路沿线地区。毛泽东洞察秋毫,再次指示山东野战军:“为准备战胜必然要来的大举进攻,除集中与整训部队外,必须创造更广阔的战场,向南北扩展”解放区,拔除敌人据点,发动群众,把“创造战场的任务当作战略任务”。

  山东野战军继续进攻,包围临城,攻克滕县,猛烈反击进攻鲁南解放区之敌,不但迟滞了国民党军运兵北上的计划,而且为以后进行运动作战开辟出宽阔战场。

  对毛泽东来说,战场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地理概念,而是一个主观能动的、因敌而变的、可以发挥创造的作战空间。

  1948年1月,当国共两军在中原战场往复拉锯,处于僵持状态时,为打破僵局,毛泽东决定:以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率3个主力纵队,渡江南进,直下闽浙赣,把战争引向国民党军的深远后方。他要“变江南为中原,变中原为华北”,进一步扩展人民解放军的作战空间,创造新的战场,调动国民党军精锐部队回援,夺取胜利。

  粟裕坚决执行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的指示,率部进入濮阳整训。他知道大量消灭敌人是党中央、毛主席的目的。他认为:分兵渡江南进开辟新的战场,不如集中全部力量在中原战场与国民党军较量,打大的歼灭战,较有把握。粟裕以对革命事业的坦诚之心,将自己的意见“斗胆直呈”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并与陈毅亲赴河北阜平城南庄,向毛泽东和中央书记处作当面陈述。

  毛泽东和中央书记处经过认真研究,重新作出决定:粟裕部暂不渡江南进,集中力量在中原战场与国民党军打大仗,尽可能多地将国民党军主力消灭在长江以北地区。

  姜铁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所研究员)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战略决策,它直接影响到了解放战争的进程。毛泽东曾导演出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创造战略进攻战场的惊世之举。而此刻则果断放弃渡江南进计划,决定与国民党军决战中原。一进一收,虽然方式各异,而最终目的则完全相同,那就是以最有效的方法,创造最有利的战场,最大限度地消灭国民党军有生力量。粟裕直陈己见,毛泽东从善如流,将帅协谋,在这一决策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战争的进程完全按照毛泽东和他的将帅们所设想的轨迹发展。华东野战军与中原野战军在中原战场联手作战,纵横驰骋在江淮河汉之间,取得了豫东战役的胜利,打破了中原战场的僵局,为最终彻底消灭中原战场的国民党军奠定了基础。

  毛泽东因此定下决心,集中中原、华东两大野战军主力在中原战场与国民党军决战,待歼灭国民党军中原主力后再渡江南下。

  华东、中原野战军再接再厉,连续取得襄樊战役、济南战役等胜利,掌握了战场主动权,继而两军协同,发起淮海战役,取得了中原决战的最后胜利。

  精通哲学的毛泽东,又洞悉战争。他以哲学入军事,创造了独树一帜的军事辩证法;他以哲学入战争,构建了战争指导中博大的时空观。“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毛泽东超越局部战场狭小的地域时空,以中国辽阔疆域作为求生存、谋发展的空间,指导人民军队走出困境,赢得胜利,赢得辉煌,最终赢得了一个朝气蓬勃的新中国。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只看该作者 39楼 发表于: 2007-10-10
十二 内线防御 外线进攻.

毛泽东一生嗜书如命,与书为伴。马背上吟,担架上读,一张大床,书占一半。他曾经戏称,我是用“文房四宝”打败了国民党的“四大家族”。

  明人冯梦龙所著《智囊》一书,晚年毛泽东时常阅读,对孙膑褒奖有加。有段记述孙膑“围魏救赵”的文字,毛泽东写下这样的评语:“攻魏救赵,因败魏军,千古高手”。

  围魏救赵,是毛泽东在指导中国革命战争中运用最熟练的战法之一。如果只是仿照古人,毛泽东当然不会成为一位伟大统帅。他的伟大,在于他基于古典战法,而不囿于古典战法,从人们熟知的围魏救赵战法中升华、构思出一整套内线与外线相结合,防御与进攻相融汇的新的战略战术,形成了在世界战争史上独具中国特色的战争指导理论。

  毛泽东第一次采用围魏救赵的战法,是在1929年初。国民党湘赣两省军队共6个旅约3万兵力,分五路进攻井冈山根据地。

  在宁冈县一个小村庄——柏路村,毛泽东主持召开前委联席会议,决定采取围魏救赵的战法,以彭德怀率红5军和红4军一部内线防御,保卫井冈山,他和朱德率领红4军主力出击赣南闽西,外线进攻,内线与外线相配合,以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

  陈力(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所研究员)这还是一次不太成功的围魏救赵尝试。进军赣南闽西的红4军主力调动了敌人,但由于进攻井冈山根据地的敌人兵力很多,根据地还是最终失守,围魏救赵、打破敌人“会剿”的目的最终没有实现。然而,毛泽东指挥红4军主力在赣南闽西在新开辟的革命根据地里与敌作战。

  同年5月,红4军主力来到赣南,国民党军立即发动“进剿”。毛泽东以地方武装内线作战,率领主力出击闽西,三打龙岩城,不仅粉碎了国民党军对赣南的“进剿”,而且初步开辟出了闽西苏区。

  此后,毛泽东熟练地运用了围魏救赵战法,并上升一步,创造出了红军以内线防御与外线进攻相结合,打破敌人“进剿”的作战指导理论。

  寿晓松(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和战略研究部部长、研究员)所谓内线与外线,是对军队作战空间的一种界定。内线是指处于防御或被包围态势下的军队所拥有的作战线;外线是指处于进攻或实施包围态势下的军队所拥有的作战线。毛泽东认为,红军作战,能在内线消灭敌人打破“进剿”最好,否则就必须坚决地“使用红军主力突破敌之围攻线,转入我之外线即敌之内线去解决这个问题”。以主力的外线进攻,结合一部的内线防御,打破敌人对根据地的“进剿”,这就是毛泽东对围魏救赵战法作出的新解。

  到中央苏区粉碎国民党军的大规模“围剿”作战时,毛泽东的内外线作战理论再进一步,形成了独特的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理论。中央苏区第一、第二、第三次反“围剿”,都采取了诱敌深入的作战指导,执行的是集中优势兵力和战役战斗的速决战的作战原则。从作战空间上讲,红军都是在根据地内作战,属于内线作战。但毛泽东却赋予这种内线作战与众不同的涵义,这就是战略上的内线作战,战役战斗上的外线作战,内线作战与外线作战相互转化。

  毛泽东对于这种转化有着精辟的论述。他说:将敌军对我军的战略上优势,改为我军对敌军的战役或战斗上的优势。将战略上处于强者地位的敌军,使之在战役或战斗上处于弱者的地位。同时,将自己战略上的弱者地位,使之改变为战役或战斗上的强者地位。这即是所谓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

  周继强(军事科学院原军事历史研究部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古今中外,两军对垒,作战线历来都是楚河汉界,泾渭分明。而毛泽东发明的这种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方式,却打破了对作战线的传统认识。他明确指出:红军作战“没有固定的作战线。红军的作战线,服从于红军的作战方向”。

  在红军反“围剿”作战的战场上,毛泽东指挥部队,在内线作战中,灵活游动于多路敌军之间,在具体战役战斗中对孤立之敌切割包围,加以聚歼,将战略上的内线防御变成了战役战斗中的外线进攻。这就是毛泽东所说的“‘围剿’中的围剿,封锁中的封锁,防御中的进攻,劣势中的优势,弱者中的强者,不利中的有利,被动中的主动”。
永远不是一种距离,而是一种决定.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社区是一个大家庭,请注意文明回复。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