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3188阅读
  • 5回复

被人遗忘了的老谈 (传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7-08-08
— 本帖被 垂阳紫陌1314 执行加亮操作(2007-08-08) —


“老谈”这个名字,虽然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与老舍、老向齐名,合称“文坛三老”。但是,由于被时间的、空间的、历史的、政治的尘灰掩埋的时间太久,几乎被人遗忘了。
老谈(1903~~1990.7.5),原名何兆熊,字子祥,出生于河北省深泽县小堡村一个中等的农耕之家。据说,他在年轻时,“起居无时,饮食无节,衣冠不整,礼貌不周,思而不学,好求甚解而不读书”。而且自己的脾气不好,所以改名“何容”,希望能“容人所难容”,做到“何所不容”。又取字“谈易”,隐去的自然是“做难”,可见他是很注重实际的。依字他又自号“老谈”。将成语“谈何容易”经过拆分组合,化为自己的字、号,寓意深藏,其文思敏捷、文笔辛辣、文风幽默风趣可见一斑,其人诙谐的性格也展露无遗。
老谈有着语言天赋。从小“他天赋聪明幽默,对县内各村庄方言土语,能绘形绘声,模仿得惟妙惟肖。”在深泽县立师范讲习所毕业后,他出天花,发高烧几乎丧了命。后来虽然好了,但是本来容貌白润、俊秀超群的他,却留下满脸的麻子。1923年他考入国立北京大学预科乙班B组,后来入英国文学系,师从林语堂先生。 1926年,张作霖打入关内,学校被迫停课了,他与老向(王向辰,束鹿宋村人,离老谈家二、三十里路)一起弃学从军,南下武汉,参加了国民革命军的二次北伐。他与老向同领上尉衔。何容嘲弄老向也是自嘲,称之为:革命上尉(尚未)成功。战斗中,他的腿部被敌人的枪弹打伤。1928年底,北伐战争结束,老谈在江西南昌退伍以后,曾经到南京司法行政部担任过一个时期的“录事”。1929年,又同老向一同回北京大学复学。
老谈开始文学创作,其处女作应该是《政治工作大纲》。书名虽然冠以“政治”二字,其笔法却是“幽默文学”的。1928年秋天,政治部随着军队的缩编而解散,他住在南昌,等候领取遣散费,时间宽泛,无事可做。于是,他着手写了起来。第一章的初稿,在1929年6月 20号《中央日报》的副刊《大道》上刊登出来。直到1930年初才写完《政治工作大纲》,4月在北平出版。老谈说:“书印成了,又过了好些时,才借够了印价,取了出来。那笔借债,一直到毕业后去作了事才还清。”“凡是我想到他要看的人,无论认识不认识,只要有法投递就送他一本。”这种“自费出书、免费赠书”的办法,使很多人认识了《政治工作大纲》这本书,也认识了何容这个人。金克木在一篇怀念他的朋友何容的散文里写道:“《政治工作大纲》记录1927年北伐军中的政治宣传工作,但每个人读这个书都要笑,因为他的有些说法非常幽默。”刘半农先生收到该书后,写了一封回信:“书中所收材料甚富,按次编排,加以精当之论断,洵为佳构。” 王玉川先生也写信给何容:“……《政治工作大纲》,用幽默的口吻,写出伤心的话。我读了这本书,非常喜欢。不但我喜欢,周作人先生也非常欣赏。”周作人撰文说:“这是一本近来少有的好书,我没有一行跳过不读。老实说,我以前曾经有过一个计划,想编一部完全的《宣传大全》,……但是中国有句老话,‘同行嫉妒’,我既是著者的同行,又被他捷足先登,那么因此而反爱读该书。”
林语堂也看中他“正正经经讲正正经经的事而使人发笑”的本领。林先生所办的《论语》,在书评中给这本书以很高的评价。自此之后,激发了他的兴趣,开始文学创作。老谈用“何容”这个名字,在《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发表大量散文随笔,颇得林语堂等文学大家的赏识。后来进入教育部“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中国大辞典编纂处”工作,编辑北平《世界日报 国语周刊》。1935年受聘于北京大学,讲授“中国文法”,以后也常在多所大学讲授文法课程。在他自己编的《国语周刊》上,多用“老谈”、“老圃”的笔名发表文章。发表在1933年3月16日《论语》第13期上的《不抵抗主义之起源考》一文,针对戴季陶“佛经救国”、“国币救国”、反对抗战的荒唐论调,故意模仿戴季陶等人的语言逻辑来歪解历史,最后得出“不抵抗主义”出自孟子这一荒唐可笑的结论。“在这种疯言疯语或假痴假呆的表述中,作者辛辣地讽刺了戴季陶等人挂羊头卖狗肉,貌似救国实为误国的愚蠢主张。”这种正话反说、寓庄于谐的表达方式,更能引发人们的深思。他所写的文章,无不文辞浅近易懂,深刻风趣,引人入胜。
何容是个有着鲜明个性的人。他的“古道”使他柔顺象个羊,同时能使他硬如铁。他的心思忽细忽粗,正如其为人忽柔忽硬。他的风凉话是含着这双重的苦味。 老是安安稳稳,不慌不忙,不多说话,但说出来就得让听者想那么一会儿。
由于何容也常以老谈为笔名发表文章,其文风与老舍、老向相近,三人私交又甚好,被称为文坛“三老”。陈纪滢先生说:“这三个人的文名,抗战以前早已腾扬全国。……特别因为林语堂先生所编的《论语》及良友公司陶亢德所出版的《人间世》,是那时人们最喜欢阅读的期刊,上边常常有他三个人的作品。他们的文章,无论立意、措词大都以俏皮为主,于是人们仿效西洋,给它起了一个名称‘幽默’(Humorism),或称‘幽默文学’。”
何容也重视平民读物,参与通俗文艺运动,写通俗文艺作品。1937年对日抗战爆发以后,何容离开北平,跟随政府后撤,来到武汉,他与老向主编由冯玉祥将军出资创办的《抗到底》通俗读物。何容参与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组建工作,并担任理事。1938 年 7 月5 日出第 14 期后撤退到陪都重庆,何容供职编译馆,也在“中央政治学校”、“国立社会教育学院”等处任教。当然,他仍然钟情着通俗文学。在那里,他与老向、老舍都给唱滑稽大鼓的富少舫(艺名“山药旦”)、黄莲枝编过鼓词,给欧少久、小地梨编过相声,把抗战精神寓于词内。1941年2月15日出刊的《文史杂志》创刊号上,发表了何容的《我怎样写通俗文艺》,详细介绍了他“慎重其事”的写作过程。
在文学创作成就之外,何容的另一大贡献当属“推行国语(汉语普通话)”。早在1931年他就在国民政府教育部“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担任编辑,与白涤洲(1900-1934)共同编北平《世界日报 国语周刊》。
抗日战争期间,何容在重庆“后勤政治部伤兵教育委员会” 担任委员兼科长,利用注音符号教伤兵读书识字说国语。教育部“国语推行委员会”恢复工作以后,仍然回国语会担任驻会的“专门委员”,也到中央政治学校教国语。1944年设立国语专修科,担任四川壁山“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国语专修科主任”,为教学国语培养师资。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台湾,实行“语言同化”政策,妄图消灭台湾话和汉语言文字。日本殖民者不但强迫台湾人说日语,读日文,穿和服,还要改用日本名字。臭名昭著的台独分子李登辉,自称 22岁前是日本人,他那时的日本名字叫“岩里龙男”,怕“龙”字仍有中华民族的烙印,又改为“岩里政男”。他的大哥李登钦也改名“岩里武则”。台湾与祖国隔离了五十年,消除以此造成的差别和隔阂,推行国语无疑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何容于1946年1月16日辗转到达台湾,以省行政长官公署参议之名办公。1946年4月2日正式成立“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国语推行委员会”, 何容担任副主任委员,并主编《台湾新生报 国语副刊》。1947年6月,改名为“台湾省国语推行委员会”,何容被聘为主任委员。
. 1948年4月,在何容的策划下,台湾各县市成立“县市国语推行委员会”,形成全面性的国语推行体系 。
为了推行国语的需要,何容创办了全文注音的《国语日报》。他在台湾广播电台推出“读音示范广播”示范标准国语。派遣“台湾省国语推行委员会”的人员,到各县市举办国语国文讲习班、小学教员进修班、台北市国民学校教员语文专修班,恢复台北市语文补习学校,在各县市办理“国语竞赛”。在省立师范学院各系科普遍加习国语国文,设立“国音”课程,并举行“国文标准考试”、“国音标准考试”。办理公务员国语研习班 ,支持国语教学的实验,在小学推行国语教育 。他还积极推广民众的国语教育,从1950年起,在各县市以村为单位普遍设立“民众补习班”,招收已逾学龄失学或只读过日文书未学国语的民众,利用夜间闲暇时间,接受国语补习教育,并且编印《民众补习班国语课本》,专供“民众补习班”学生使用。在部队中实施国语随营补习教育,使服役民众学习国语。何容在为军中讲授国语课程时还出车祸受伤。
他担任小学国语课本、初中国文教科书总编辑,主持修订高中国文课本。《中华儿童丛书》的文字修订、字音审定,也非他莫属。他还主编了《重编国语辞典》、《国语日报辞典》、《国语日报字典》、《国语日报破音字典》、《国语日报破音辞典》等辞书。
何容致力于台湾地区推行国语的工作,只费了二十多年的时间,使方言繁杂的台湾,由北到南,由西到东,由大人到小孩,由外乡人到原住民,都能够用“北京音”的“国语”交谈,这是古今中外罕见的成就。
目前,台湾当局在推行“台独”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他们打着“语言平等”的幌子,采用行政的手段,废除“国语推行办法”,图谋废除国语,意在加速“去中国化”,搞“文化台独”、“隐性台独”。我相信,何容在天堂里闻知也会悲泣至极,
何容的一生心血,汇集成《何容文集》,于1992年在台湾出版,全书分为甲、乙、丙三编。他的另一本小册子《每日一字》,是一部综合文字形音义,有趣易懂的语言文字专著。
何容的历史功绩不能因政治的原因而蒙尘。他那朴实的“学者典范”与热忱的“师者形象”,在大陆、在台湾曾影响着一代人、两代人、三代人……










1条评分
垂阳紫陌1314 辛币 +5 - 2007-08-08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7-08-08
一次和朋友谈起了藕得寨主老师的帖子,朋友赞不绝口的说:我从这里面学了好多轶事和历史呢,我也有同感。
你们的欢乐我愿意分享,
你们的烦恼我愿意倾听。
          ---  垂阳紫陌   
http://blog.xinji.org/blog.php?uid=760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7-08-14
知识呀,又知道了“文坛三老”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7-10-04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2007-10-04
  斋主的知识就是广博,久违问好了!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7-10-05
斋主辛苦了~谢谢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您的回复代表了您的形象。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