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
 
  • 2576阅读
  • 4回复

离不开这方热土 ——速写张诚先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7-07-28
— 本帖被 垂阳紫陌1314 执行加亮操作(2007-07-28) —

  一双粗糙有力的大手,一副硬朗挺直的腰板,总是“咚咚咚”迈着大步,急火火地走着,再加上那身不入时、不入流、极随便的旧衣服,咋看咋象一位躬耕田野的老农民。只有眼镜后他那双深邃睿智的眼睛,和顺嘴淌出的一串串形象思维化了的语言,才表明他是一位文人。是的,他就是在文坛上辛勤耕耘近五十年的张诚先生。
1934年11月一个寒冷但又充满阳光的日子里,张诚来到人间,成为束鹿县(今辛集市)子曰庄一个农民家庭的一员。也许是受了村名“子曰诗云”的浸润,也许是老奶奶那总也哼不完的民歌、童谣,总也讲不完的民间故事,使他受到了感染,张诚从小就迷恋上了文艺。当他还上小学的时候,就在本村剧团里粉墨登场,后来竟然红了起来,成为有名的小演员。考上束鹿师范后,他又成为学校业余剧团的乐手。1952年秋他用信天游的形式,写了一首《中国和苏联》的新诗,很快就在《河北青年报》刊登出来。笔写的墨字第一次变成铅字,他象所有的青年作者对这种变化的感受一样,久久沉浸在无比愉悦的兴奋中,他的文艺细胞被激活了,他不停地写啊写。毕业时,自然把他分配到县文化馆。
在新的岗位上,新的生活给了他灵感。他也只能坚持“业余”创作。因为,他的大部分时间用在了深入到地头、街头、炕头,去辅导群众创作。终于有了收获,1957年的冬季,束鹿县群众性的民歌创作活动开展起来了。到1958年全县出现了“千人写、万人编、诗成海、歌成山”的动人局面,诗街、诗坛、诗棚、诗墙随处可见,兄弟写诗、夫妻对诗、全家赛诗多姿多彩……在这场群众民歌创作活动中,王涌川、尚明智、耿西章、李志昌、田丰、刘源海等一大批民间歌手,得以从草丛泥土中脱颖而出,闪现出金子般的光泽。这年12月31日,束鹿与昌黎两县民间歌手通过河北人民广播电台千里赛诗,轰动全国,在国外也引起强烈反响,张诚便是这个诗会的主要组织者之一。
正当张诚在“诗洋画海”里劈波斩浪任畅游时,河北省文联相中了集“伯乐与千里马”于一身的他,1959年5月,一纸调令使张诚来到海河边上的省城。他参加了《河北歌谣》、《义和团故事》和《义和团志气永不灭》等书稿的编辑工作。尔后,他又被调到《蜜蜂》、《河北文学》编辑部工作。在省城工作,生活条件优越,最主要的是整天与文化名人打交道,对自己的创作自然大有裨益。省级文学刊物编辑这一“上可通天、下可接地”的优势地位,是很多人求之不得的。然而,张诚却始终心仪着故乡的那片热土,丢不下他亲手开辟的文化园地。他常说:“我的根在束鹿,我的文友在农村,我的灵感在大地泥土里!”1962年10月,他响应省委“支援基层”的号召,申请回到束鹿县文化馆,又干起了他所醉心的群众文学创作辅导工作。
培养作者,阵地建设是很重要的。于是,张诚把已停办的《梧桐树》这个综合文艺刊物又恢复起来,在他的细心培植下,又一茬文化幼苗破土而出,张诚的身边又聚拢起一批文学青年。最使张诚引以为自豪的是,1964年4月他壮胆走进北京朝内大街文化部大楼,请时任文化部部长的著名作家茅盾(沈雁冰)为《梧桐树》题写刊名。老作家对束鹿县群众文艺创作活动的赞许,对与束鹿籍著名作家方纪友情的追述,随即消除了张诚的紧张心理,缩短了文化部长与一个基层文化干事的距离。当老作家将写有《梧桐树》三个字的宣纸交到张诚手上时,更坚定了他在这棵“梧桐树”上引凤育雏的信心。“大革文化命”后期,张诚从“五七干校”一回来,首先想到广大作者的创作园地,《梧桐树》受到批判,他就编《工农兵演唱》,编油印的《工农兵诗选》,被冲散的业余作者,在他的召唤下,又悄悄集结起来。张荣春(笔名飞雁)、张荣珍兄妹从家庭生活压力和家庭出身的政治重压的夹缝中终于挺直了腰板,后成为全省知名作家。这兄妹俩早已被外地文化部门聘走,他们对束鹿县的唯一留恋,就是曾帮扶他们艰难走过的张诚!仅小张诚先生七岁的飞雁,开口必称张老师,动则必执弟子礼。小有成就的傅志峰、董文璞、温兰双、王合和、耿桂云、张树生、李振海等一直与张诚保持着密切的师生之谊。
1979年阳春三月,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筹备出版《河北民间文学》杂志,民协会主席魏茂林首先想到了张诚,他力劝张诚到省城“高就”,年仅四十五岁的张诚,正是创业的黄金年龄段。为了不辜负老主席的期望,张诚只答应可以“借调”。仅此,魏主席也大喜过望。他帮着魏主席把《河北民间文学》的编辑部组织起来,又把散发着墨香的刊物送到读者手里,使人顿感耳目一新!1983年9月,张诚受省文联委托,以河北省代表的身份,到北京参加了1979~1982年全国民间文学作品评奖大会,进行了认真公正的选评,圆满完成了书稿评审的艰巨任务,受到评委会领导的表扬。张诚对我省民间文学事业的发展功不可没。
事业有成,年仅不惑之年的张诚,留在省民研会发展,前途不可限量。然而,他心中依然热恋着那棵“梧桐树”。于是,他不顾魏茂林主席于公于私的苦劝,毅然又回到了束鹿,回到了业余文学作者中间。一如既往地为新老作者搭桥铺路,给文化名人树碑立传。后来,诗人、书法家旭宇先生走上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领导岗位,又调张诚协助创办《河北民间故事选刊》,再次要他到省民研会工作。最终因故又没使张诚远离故土。他说,远走高飞是一种选择,回报乡土也是一种选择。我选择了后者,一点儿也不后悔。
1994年张诚退休了。满应该过一过轻松清闲生活的他,每天仍是趴在他那斗室里读呀写呀,一篇篇老辣厚重的散文、报告文学频频出现在省级以上有影响的报刊上。做为一种“休息”,有时他会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往来于文友学生之间,或共同切磋,或悉心指导。他帮助董文璞、温兰双等中青年作者出版了多种专著。还为晋州市的农民画家李秉正撰写评介文章,牵线搭桥,拜师学艺,推介到中国最高艺术殿堂中国画研究院举办个人画展……
张诚的大女儿在美国享有永久居住权,几次要两位老人赴美随住,他却一口回绝。在中国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担任高级编导的儿子张讴,也想将北京的一套闲置房屋让与两位老人居住。张诚又以种种托辞推诿。是舍不得他那几橱藏书?仰或怕无人翻晒遭至鼠咬虫蛀霉烂?是舍不了他那两间小屋:红砖土砌,水泥檩条,光线不足,阴暗潮湿。走出屋门,一不小心,两步就会迈到南墙上。张诚的心思谁也猜不透,只有他自己心里最明白:在京都大邦,虽然生活条件优越,又能与那些文豪大家联络感情,但总不如在辛集小城与那些文友学生的交流来得洒脱随便,或小聚畅叙,或吟哦酬唱,或切磋删削,心更诚,情更真,意最浓……
张诚先后编印了《文化生活》、《梧桐树》、《诗歌画》、《束鹿文艺》、《红草坡》等刊物,还为业余作者们编辑出版了诗集《束鹿新民歌》、《跃进号角》、《诗洋画海金束鹿》、《公社新曲》,故事集《麦苗青青》和《束鹿民间文学资料集》。与此同时,他笔耕不辍,自己先后出版了儿童诗集《农家孩子的歌》(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60年),《我是小画家》(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62年),连环画故事集《朝霞红似火》(河北人民美术出版社,1962年),文艺评论集《艺苑探胜》,散文集《艺苑散叶》,短诗集《艺苑诗草》,随笔集《艺苑随笔》和书信集《艺苑飞鸿》八部书。这八部作品集,可以说凝聚了他辛勤耕耘近五十年的心血!
张诚先生曾担任中国民间文学家协会河北分会理事,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群众文化协会、中国作协河北分会会员,河北省群众文化学会理事,辛集市文化馆高级研究馆员,被载入《当代河北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大辞典》、《中国文学家辞典》、《中国专家辞典》和《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等典籍。
1条评分
垂阳紫陌1314 辛币 +5 - 2007-07-28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7-07-28
读完不得不佩服寨主老师的笔力,白描手法但是不感到枯燥,开篇用运素描手法写出了张诚老师的外形及性格特征,后很自然的过渡到对于人物的具体描写,感谢寨主老师的精彩分享!
也祝张老师艺术之路常青!
你们的欢乐我愿意分享,
你们的烦恼我愿意倾听。
          ---  垂阳紫陌   
http://blog.xinji.org/blog.php?uid=760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7-07-28
" 一双粗糙有力的大手,一副硬朗挺直的腰板,总是“咚咚咚”迈着大步,急火火地走着,再加上那身不入时、不入流、极随便的旧衣服,咋看咋象一位躬耕田野的老农民。只有眼镜后他那双深邃睿智的眼睛,和顺嘴淌出的一串串形象思维化了的语言,才表明他是一位文人。是的,他就是在文坛上辛勤耕耘近五十年的张诚先生。 "
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刻画张诚先生的形象确实淋漓尽致。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7-07-30
辛集文化的没落,就在于没有了张诚这样的老黄牛。文人,或所谓的文人,如果趋炎附势,追名逐利,满身铜臭,还有什么心思搞文化建设?!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2007-10-04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友情提醒:社区是一个大家庭,请注意文明回复。
 
上一个 下一个